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或者敌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被敌方控制以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投敌叛变的行为。投敌叛变行为的具体表现包括:
投敌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如果不是为了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而是羡慕资产阶级生活方式,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或者为了投亲靠友、求学、做工、继承财产等,投奔敌方的,不构成本罪。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只能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中国公民。外国公民不能构成本罪。外国人策动或帮助中国公民投敌叛变的,应以投敌叛变罪的共犯论处。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危害国家安全的意图。投敌叛变行为,不论是基于危害国家安全而主动叛变投敌,还是受他人策动、勾引、收买或被捕、被俘后经不起考验而投敌,皆不影响本罪构成。如果行为人被捕、被俘而未投降敌人的,不构成本罪。
根据《刑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刑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投敌叛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本章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罪行中,除第一百零三条第二款、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零九条外,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犯本章之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的罪构成要件。该罪行侵犯的客体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资助行为包括向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组织或个人提供资金等物品。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包括境内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主观上表现为明知境内组织或个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行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问题,重点阐述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与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教唆犯的区别,并详细说明了处罚原则及犯罪主体的相关规定。犯罪行为的认定不仅依据是否造成危害结果,还需查明行为目的和秘密谋划活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非法集资犯罪的判定标准,包括主观方面和构成要件。非法集资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要求犯罪行为人明知其行为会造成危害并希望其发生。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非法集资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客观表现为使用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且数
辱骂军人家属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辱骂军人家属构成侮辱罪,其构成要件包括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且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本罪。立案追究的条件是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且需被害人告诉才处理,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