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匕首
除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作为武器、警械配备以外,专业狩猎人员和地质、勘探等野外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的,须由县以上主管单位出具证明,经县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发给《匕首佩带证》,方准持有佩带。
三棱刮刀仅限机械加工人员使用,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2. 制造管制刀具的工厂、作坊
须经县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发给《特种刀具生产许可证》,方准生产。
管制刀具样品及其说明(名称、规格、型号、用途、数量)须送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备案。
3. 经销上述管制刀具的商店
必须经县、市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市公安局批准。购销要建立登记制度,备公安局检查。
4. 购买管制刀具的单位和个人
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公安分局)申请《特种刀具购买证》,凭证购买。
军队和警察,由县、团以上单位凭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函件,向指定单位定购。
三棱刮刀,凭单位介绍信向批准经销的商店购买。
5. 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等
只准在民族自治地方销售。
1. 匕首:带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
2. 三棱刮刀: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刀具。
3. 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叠刀具。
4. 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5. 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
由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参照本标准制定。
注意:其中的术语
1. 刀柄:是指刀上被用来握持的部分。
2. 刀格(挡手):是指刀上用来隔离刀柄与刀身的部分。
3. 刀身:是指刀上用来完成切、削、刺等功能的部分。
4. 血槽:是指刀身上的专用刻槽。
5. 刀尖角度:是指刀刃与刀背(或另一侧刀刃)上距离刀尖顶点10毫米的点与刀尖顶点形成的角度。
6. 刀刃(刃口):是指刀身上用来切、削、砍的一边,一般情况下刃口厚度小于0.5毫米。
7. 刀尖倒角:是指刀尖部所具有的圆弧度。
打架斗殴的严重后果以及相应的法律处罚。文中介绍了寻衅滋事罪、故意伤害罪等罪名及其具体的法律处罚标准,并引用了相关法律依据,如《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文章旨在警示人们打架斗殴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后果严重。
奶畜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设立条件,包括法律法规要求、基础设施要求和备案要求。养殖场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拥有适宜的土地面积和环境条件,配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符合防疫条件的设施等。开设者还需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供相关
关于长期虚报工资和相关法律规定的处罚问题。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若在财务报告中虚假记载或隐瞒重要事实,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面临罚款。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公司不提取法定公积金、未通知债权人、清算期间隐匿财产等其他违法行为及其相应处罚
行政许可法中关于挪用行政许可费的处理方式,包括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阐述了符合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的处理方式和行政许可的设定范围,以及排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