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使用假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会判刑
时间:2024-07-1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大家来说在日常的报销等都是会用发票进行报账的,那么对此就会有着相应的问题出现。对此很多人不知道一些公司使用了假的增值税发票会不会判刑的规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法律后果
一、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犯罪行为。根据虚开金额的不同,可能面临以下刑事责任:1. 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2. 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3. 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4.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单位犯罪的情况,单位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惩罚。
二、收到虚开增值税发票的处理方法
纳税人在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1. 善意取得虚开发票:如果纳税人是在善意情况下取得对方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存在真实的交易,销售方使用的是其所在地的专用发票,并且专用发票的所有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且没有证据表明购货方知道该专用发票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那么购货方不会被视为偷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但是,购货方不能抵扣进项税款或者获得出口退税,已经抵扣的进项税款或者获得的出口退税需要依法追缴。如果购货方能够重新从销售方取得合法、有效的专用发票,或者取得手工开具的合法、有效专用发票并获得销售方所在地税务机关的查处证明,那么购货方所在地税务机关应准予抵扣进项税款或者出口退税。2. 知情取得虚开发票:如果有证据表明购货方在抵扣进项税款或者获得出口退税之前就知道该专用发票是销售方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那么购货方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无论购货方与销售方是否进行了实际交易,购货方从销售方取得的第三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从销货地以外地区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数量和金额与实际交易不符,购货方向税务机关申请抵扣进项税额或者出口退税的,都将被视为偷税或者骗取出口退税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通关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的骗取海关核销行为确定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构成条件,以及确定通关走私行为的依据。行为人通过假出口、假结转或利用虚假单证骗取海关核销,导致保税货物脱离海关监管,造成国家税款流失,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不可抗力导致的保税货物脱离监管不认定为走私犯罪。同时,文章还区分了
-
投资电影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
电影投资中的欺诈行为及法律应对措施。文章介绍了确认被骗事实并保留证据的方法,同时列举了电影投资中常见的欺诈手法,包括网络小程序欺诈、股票群骗局、联合出品公司欺诈和社交软件三方骗局。文章还引用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上的惩处说明。
-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
诱导投资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刑法规定,利用虚假信息和数据诱导他人投资是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罪的法律规定。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要求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文章还介绍了诈骗罪的其他特征,如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等。
-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的区别
诈骗罪与电信诈骗之间的区别及网络诈骗的举报方式。诈骗罪是刑法规定的罪名,而电信诈骗是诈骗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遭遇网络诈骗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尽可能多地留存证据,同时向举报中心提交相关材料,包括打款记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
-
民间投资诈骗的追赔方式
-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
走私罪中的强制措施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