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妇女可成为强制猥亵妇女罪的主体吗

妇女可成为强制猥亵妇女罪的主体吗

时间:2024-06-18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744
我们知道对于妇女的保护自新中国以来一直在努力,近几年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女性的保护法律不在少数,很多都是针对女性出台法律,因此在我国的相关规定中对于危害妇女的行为给与严厉的惩罚,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妇女是否可以成为强制猥亵妇女罪的主体

根据法律规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侮辱妇女的行为。

主观方面的特征

首先,行为人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必须违背妇女的意愿。这意味着未经妇女的真实同意,行为人的行为才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如果妇女对行为人的行为表示同意,那么就不能认定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同样地,如果妇女同意行为人使用下流的语言或进行淫秽的行为,那么也不能构成侮辱妇女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必须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来实施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

对于“暴力”的定义

暴力是指采取殴打、捆绑、堵嘴、掐脖子、按倒等侵害人身安全或人身自由的强暴方法,使妇女无法反抗。

胁迫是指采取威胁、恐吓等方法实施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无法反抗。例如,以杀害、伤害、揭发隐私、毁坏私誉、加害亲属等相威胁,或者利用收养关系、从属关系、职务权力以及使被害妇女处于孤立无援的环境进行挟制等。

其他手段是指除暴力和胁迫之外的其他使妇女无法反抗或不知道如何反抗的手段。例如,利用封建迷信进行恐吓、欺骗,或者利用妇女患病、熟睡之机进行猥亵,利用酒灌醉、药物麻醉、药物刺激等方法对妇女进行猥亵。

对于“猥亵”的解释

猥亵是指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实施的淫秽行为。猥亵可以发生在男女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同性之间,但只有猥亵妇女和猥亵儿童才构成本罪。根据201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猥亵罪的对象从“妇女”扩大到“他人”,男人的性自由也将得到法律保护。

猥亵妇女是指对妇女进行抠摸、舌舔、吸吮、亲吻、搂抱、手淫等行为,用下流动作或淫秽语言调戏妇女的行为。例如,偷剪妇女的发辫、衣服,追逐、堵截妇女,向妇女身上泼洒腐蚀物,涂抹污物等。根据原刑法第160条规定,侮辱妇女情节恶劣的行为才构成犯罪。虽然本条没有规定情节恶劣的要求,但对于侮辱妇女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犯罪。例如,偶尔追逐、堵截妇女,经教育后悔改,并且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就不能以犯罪论处。

侮辱妇女的行为与猥亵妇女的行为很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猥亵妇女一般是以刺激或满足性欲为目的,而侮辱妇女一般是以追求精神刺激为目的,损害妇女的声誉;猥亵妇女必须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才构成犯罪,而侮辱妇女则没有此限制。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和主观要件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该罪。

在主观方面,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表现为故意。通常,行为人的行为表现出刺激或满足自己或第二者性欲的倾向,但并没有强行奸淫的目的。

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37条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制猥亵或侮辱妇女的,可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认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首先,需要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与非强制性猥亵、侮辱妇女行为区分开来。本罪只惩罚以强制方法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非强制性的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不能视为犯罪。

其次,并非所有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虽然本条没有规定“情节严重”的要件,但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也不能视为犯罪。

对于利用妇女患重病、醉酒、熟睡、昏迷等状态实施的猥亵行为,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本质上违背了妇女的意愿,其猥亵手段可以视为“其他手段”,因此应认定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在认定利用职权、教养关系、从属关系实施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时,关键是要查明行为人是否利用了特定的关系对妇女进行胁迫。这与在强奸罪的认定中区分利用特定关系强奸与双方基于互相利用而通奸的界限是一样的。在强制猥亵罪的认定中,不能把利用教养关系、从属关系和利用职权猥亵妇女的行为都视为强制猥亵。如果行为人利用职权引诱女方,而女方基于互相利用而容忍行为人对其猥亵,那么不能认定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强制猥亵妇女与侮辱妇女的行为很相似,两者都可以采取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区别在于:侮辱妇女罪一般针对不特定的妇女,而侮辱妇女行为是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侮辱妇女的目的是出于个人恩怨、嫉妒或报复,目的是贬损特定妇女的人格和名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绑架之后杀人的法律定性

    我国刑法中关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者的法律定性。绑架并杀害被绑架者构成绑架罪,且属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犯罪分子将被判处死刑。文章还介绍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逼取债务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犯罪目的和侵害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 杀子的处罚方式

    杀害亲生儿子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故意杀人罪的定义和性质。

  • 聚众斗殴至对方轻伤的定罪标准
  •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