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财产罪 > 抢劫罪中暴力胁迫具体是什么标准

抢劫罪中暴力胁迫具体是什么标准

时间:2023-11-14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2795
在抢劫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主要是通过暴力胁迫的方式,要求受害者将钱财给交出来。在之后警方侦破了该案件后,犯罪嫌疑人也会对自己暴力胁迫行为供认不讳,抢劫罪中暴力胁迫具体是什么标准?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有关介绍,您可以看一看。

抢劫罪中暴力胁迫的具体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胁迫的定义和要求

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来迫使被害人当场交出财物的行为。胁迫作为抢劫罪的手段之一,并非轻度意义上的胁迫或广义上的一切胁迫,而是有其严格的界限。

行为人实施胁迫行为必须是以实施人身暴力相威胁,并且这种暴力是可以“当场”入刑的。

抢劫罪中胁迫的特征

首先,胁迫方法必须具有暴力性。如果胁迫行为并非以侵犯人身权利的暴力相威胁,而是采用其他方式,如毁坏名誉或散布隐私来吓唬被害人交出财物,那么这种胁迫方法就属于巧取豪夺罪中的胁迫,而非抢劫罪中的胁迫。

其次,胁迫方法必须具有当场性,即后续的暴力行为和取财行为都是在当场实施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抢劫罪的胁迫方法种类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胁迫方式的定义

胁迫方式即精神强制,是以被害人实施某种侵害行为相威胁,使得其不敢反抗而被迫服从行为人的意志。

胁迫具有两个特征:

  1. 暴力性:必须以要对被害人实施侵害行为(如杀害、伤害等)相恐吓,以人身安全的暴力侵害为基本内容。
  2. 当场性:胁迫的目的是为了当场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如果以暴力相威胁,但要求被害人答应日后交出财物,那么不属于抢劫罪中的胁迫,而是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这两个特征也是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之间的关键区别。

如果行为人以某种方式引起他人恐惧,但不符合这两个特征,即使非法获得了财物,也不构成抢劫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胁从犯的认定要点

    胁从犯的认定要点和方法。在认定胁从犯时,需考虑犯罪构成要件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认定胁从犯主要看其是身体受到控制还是精神上受到威胁、强迫。同时,分析了胁从犯的构成特征,包括主观方

  • 胁从犯的特征及法律责任

    胁从犯的本质特征、不宜认定的情况、法律责任及其在认定时需注意的问题。协从犯是被他人威胁或诱骗参与犯罪,但不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人。根据刑法规定,对协从犯应减轻或免除处罚。同时需注意区分协从犯与紧急避险的情况,以及在共同犯罪中协从犯的作用可能发生的转化。

  • 男方在妻子哺乳期是否可以提出离婚

    男方在妻子哺乳期是否可以提出离婚的问题。按照《婚姻法》的规定,男方在妻子哺乳期间通常不得提出离婚,以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如女方有重大错误、威胁男方或婴儿安全等,男方可以提出离婚。此外,军人提出离婚需经单位批准。

  • 侵占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之间的区别

    侵占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三者中,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涉及非法占有,但时间点不同。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三种财物,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诈骗罪则是基于受害人的受骗,不完全违背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在区分这三种罪行时,需关注其侵

  • 胁迫的定义和要件
  • 入室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 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