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商铺住人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商铺住人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吗

时间:2024-05-20 浏览:8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4029
商铺是不允许主人,这是为了人民安全考虑。但是,有些商铺经营者为了省钱,还是安排员工或是自己直接住在商铺里。结果因为违规接电线等等而发生了火灾,那么,商铺住人是危害公共安全罪吗?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商铺住人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法律规定,商铺住人并不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商铺不能住人。然而,如果商铺经营的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就需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该法规明确规定,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且需要保持安全距离。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义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指的是故意使用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从而对公共安全造成足够危害的行为。该罪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而主观方面是故意。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不同的是,这一罪名属于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可以构成该罪。

司法实践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表现

在司法实践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表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 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以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人在主观上通常具有故意。这种危险方法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的危害程度相当,直接危及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2. 以制、输坏血、病毒血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以制、输坏血、病毒血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其目的通常是为了牟取非法暴利或者报复社会。这种行为直接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3. 以开枪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以向人群开枪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其目的通常是为了报复社会或者追求新奇刺激而向人群开枪射击。这种行为直接危害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4.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该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犯罪客体:该罪侵犯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

2.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危险方法,对公共安全进行危害的行为。

3. 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犯罪主观方面:该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时间及相关种类。若行政处罚在法定期限内未执行,行政机关可在三个月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以及行政拘留等种类。

  •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

    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定义与要件。该罪行侵犯的是社会公共秩序,扰乱、冲击或以其他方法破坏依法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造成公共秩序混乱的行为都属于此罪行范畴。其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表现为故意。破坏集会、游行、示威罪的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 传染病传染他人什么罪怎么判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明知自己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故意传染给他人的,是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依据犯罪情节判刑。患有突发传染病或者疑似突发传染病而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传染病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

  •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量刑方法有哪些
  • 危险驾驶罪构成要件如何认定
  • 与火灾有关的刑事责任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