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无主物品如何处理
时间:2024-06-15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生活在提高,人们掉东西的频率也在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偶尔会捡到或丢掉一些随身物品在大家身上或多或少都发生过,及时发现并返回寻找很容易就可以找回这些丢失物,但如果我们丢失的物品没有明确的身份指向或丢失地点难以确定很难将它们找回。若这些无主物品被送到公安部门手中的话将由他们代为处置,那么根据法律规定无主物品如何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根据法律规定,遗失物的归属及处置
一、遗失物的归属
根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半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二、遗失物的处置
公安机关在拿到无人认领的遗失物后,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上缴有关部门,或者受这些部门的委托将无主物品拍卖,所得全额上缴国库。
三、权利人的权益保护
1.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并知道权利人的身份时,应及时通知其领取。2. 如果有关部门不知道权利人的身份,应及时发布招领公告,以便权利人能够获知并领取遗失物。3.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妥善保管遗失物。4. 如果有关部门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遗失物毁损或灭失,应承担民事责任。5.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6. 如果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领取遗失物时应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四、拾得人的权益
1. 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2. 对于拾得的漂流物、发现的埋藏物或者隐藏物,参照拾得遗失物的相关规定处理。如果有其他法律对文物保护等有特别规定,应依照其规定处理。
五、无主物品的所有权
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时,对于无主物品,按照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而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应从其规定出发。例如,《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及适用对象
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和适用对象。无期徒刑的法律特征包括惩罚性、严厉性和矫正教育作用。它主要适用于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极大的犯罪,如危害国家安全、重大刑事犯罪和严重的经济犯罪等。适用对象主要是故意犯罪的行为人,过失犯罪不适用无期徒刑。
-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拾得遗失物不归还的法律后果,包括可能面临的民事诉讼和刑事责任。拾得遗失物后,拾得人有报告、保管和归还的义务。不当得利和侵占他人财物将构成犯罪,并受到处罚。拾得人应妥善保管遗失物并及时归还给权利人,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拾得人的义务,包
-
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形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包括共同过失犯罪行为、故意加过失的情形、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同时犯、实行过限、事前无通谋的事后帮助以及先后犯等特殊情形。在这些情况下,行为人不会构成共犯关系,而是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拿钱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关于共同犯罪的法律定义及相关例外情况。根据刑法规定,若当事人明知涉及违法犯罪所得而参与拿钱行为,会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共同过失犯罪、间接正犯和被利用者以及同时犯不构成共同犯罪。文章还列举了一些例外情况,如交通肇事中的特定
-
封闭空间的遗失物归属的法律判定
-
城市房地产法中的登记内容
-
给公司开车出了事故司机要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