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是刑事诉讼中重要的强制措施之一,为了保证逮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我国法律对逮捕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下面将对检察院逮捕的程序进行详细说明。
当公安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应当被逮捕时,应当起草提请批准逮捕书,并将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批准。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由检察长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对于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人民检察院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及时通知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决定,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并通知公安机关是否需要补充侦查。
对于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作出决定;对于未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接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15日内作出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决定的时限不得超过20日。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不得另行侦查,也不能退回补充侦查。
对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情况,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并及时通知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当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措施。
同案犯在逃时是否会被逮捕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符合条件,同案犯在逃也会被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在拘留后三日内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批准,检察院必须在七天内作出决定。对于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同案犯,可以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等替代措施。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的办理时间及其相关程序和法律知识。涉及立案程序的接受和审查,警察办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逮捕审查、侦查羁押期限和侦查终结等环节,以及自诉制度等其他相关法律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办理时间没有固定规定,需根据案件实际情
警察抓捕嫌犯后的羁押措施,主要介绍了看守所与拘留所的区别。两者在羁押地点、法律依据、性质和羁押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看守所主要羁押被逮捕和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羁押机关的性质,其监管活动受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而拘留所则主要用于行政拘留,是
确定负有刑事赔偿义务的机关的问题。当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时,负有赔偿义务。具体情形包括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和二审改判无罪等。同时,根据相关法律知识,确定了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赔偿义务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