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别人的检讨书
时间:2024-07-22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包庇别人的检讨书相关法律知识科普】区分一般行为与刑事犯罪,就需要用到法律规定的立案标准。要是一个行为符合规定的立案标准,那么就可以对行为人定罪处罚。不同的刑事犯罪,其立案标准肯定是不同的。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庇别人的检讨书
背景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包庇罪是指明知某人犯罪行为,却为其提供帮助或保护,使其逃避处罚的行为。而帮助逃避处罚罪则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本文将讨论包庇罪和帮助逃避处罚罪的立案标准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
包庇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326条的规定,包庇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 明知某人犯罪行为,却为其提供隐藏处所,提供财务支持,帮助其逃匿或提供假证明等行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26条的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以包庇罪处罚。
包庇罪和帮助逃避处罚罪的异同
包庇罪和帮助逃避处罚罪在主观方面都是出于故意,行为人都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目的。然而,两者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 犯罪主体不同:包庇罪可以适用于一般主体,而帮助逃避处罚罪只能适用于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客观行为不同:包庇罪可以通过提供假证明等方式妨害司法机关的证据收集工作。而根据刑法第362条的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也应当以包庇罪处罚。
- 犯罪客体不同:包庇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刑事诉讼活动,而帮助逃避处罚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一种渎职行为。
- 犯罪对象不同:包庇罪的犯罪对象包括犯罪后潜逃者、被采取强制措施而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从服刑的关押场所脱逃的罪犯。而帮助逃避处罚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犯罪分子,包括犯罪后潜逃在外、尚未抓获的犯罪分子,以及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的犯罪分子。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讯逼供的法律规制
《刑事诉讼法》对于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法律规制。规定对于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包括供述、证言和物证等。同时,也强调了人民检察院在调查核实非法证据收集情况时的职责,包括提出纠正意见和追究刑事责任。确保司法公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刑讯逼供行为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刑讯逼供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刑讯逼供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手段强迫其作口供的行为。构成此罪必须满足主体、行为方式、目的和结果等要件。触犯刑讯逼供罪的行为人将受到法律严惩,若导致人员伤残或死亡,将从重处罚。需注意,非法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投案自首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可获从轻或减轻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被视为自首。投案自首体现了悔罪态度和接受法律制裁
-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取保候审适用于可能判处刑罚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对于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若符合逮捕条件,也可考虑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方式包括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不可同时使用
-
案件立案前律师与当事人的会见权
-
公安是否能够认定伪造证据
-
刑讯逼供罪的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