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刑事责任年龄的认证依据

刑事责任年龄的认证依据

时间:2024-02-2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5176
我国对于刑事责任的承担年纪有相关的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才能承担责任。那么刑事责任年龄的认证依据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事责任年龄的认证依据

一、书证

书证包括户籍证明、出生证、防疫保健卡、学籍卡等,可作为认定被告人年龄的依据。然而,实践中有时无法准确反映被告人的真实年龄。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户籍管理不到位,医院发放的出生证明不规范。有些父母为了方便孩子参军或入学,可能会更改孩子的年龄。根据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应按公历计算。然而,在农村地区,一些父母在为孩子申报户口时未按规定报公历的出生日期,而是申报农历的出生日期,导致年龄认定上存在差异。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防疫保健卡上记载的年龄是比较客观真实的。因为一个人一旦出生,就会建立起防保档案,防疫保健卡上会如实记录个人不同阶段的防疫保健情况。

二、被告人供述及证人证言

在无法获取书证或书证存在瑕疵的情况下,可以依靠被告人供述及证人证言进行认定。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计划生育管理滞后,存在超计划生育的情况,导致孩子的户口无法落实,成为所谓的“黑户”。

三、鉴定结论

随着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根据一个人生长发育的特定规律,可以对其年龄进行准确确认。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骨龄鉴定和牙齿鉴定等。

四、对年龄无法查清的处理

对于无法查清被告人年龄的情况,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 如果不涉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应认定其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2. 如果涉及是否已满十八周岁,应认定其未满十八周岁。
  3. 虽未查清被告人准确出生日期或实施被指控犯罪日期,但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十六周岁或十八周岁的,应依法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政府可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特殊地位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未成年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法律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采取了特殊的规定和原则,例如“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同时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犯罪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划分。对于家长来说,面对孩子的犯罪行为,应带领孩子主动自首,收集并保留有利证据,以及立功赎罪

  • 17岁聚众斗殴的法律处理方式

    17岁聚众斗殴的法律处理方式。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拘留并罚款;情节较重的构成犯罪,依照刑法聚众斗殴罪处罚,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处三年以下或以上的有期徒刑。刑事责任年龄为满十六周岁。

  •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和种类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 刑诉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
  • 尸体登报后几日内无人认领的处理方式
  • 刑事案件共犯追诉时效期限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