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除特定情况外,所有刑事案件都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特定情况包括:
以下是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也称为自诉案件。这是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立案后即进入审理阶段,无需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也无需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以下情况:
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了立案的原则性条件。然而,在实际司法实践中,面对各种具体个别的案件,如何准确及时地立案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侦查部门通常针对具体的罪名制定立案标准,以细化量化立案条件。例如,《公安部关于毒品案件立案标准的通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等。
立案标准作为立案的操作细则,提高了立案工作的操作性,便利了立案工作,使人为因素得以排除。立案标准还使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得到明确和针对性的维护,有助于发现侦查机关滥用权力的行为,并及时提出申诉。
刑事案件的定义及其相关要素与特点。刑事案件涉及侵犯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经国家立案侦查、审判并施以刑事制裁。其构成要素包括时间、空间、相关人、行为和物品要素。案件特点表现为直接侵害形态、存在犯罪现场、因果联系复杂多样以及具有阶段性与突发性。此外,刑事案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问题,包括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范围。公安机关负责大部分刑事案件的侦查,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包括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渎职犯罪案件等。在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中,以主罪为准确定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