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死刑的核准权归最高人民法院所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应当经过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同时,根据同一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处死刑的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情况,以及判处死刑的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中级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需要经过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进行复核,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进行复核,都需要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背景和原因。历史上,死刑复核权曾下放给地方,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最高法院重新收回这一权力。这一变革提升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国家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