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提起上诉时,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提交上诉状,并由代理人进行二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委托他人代为诉讼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记载委托事项和权限。诉讼代理人在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起反诉或上诉时,必须获得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对于侨居在国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从国外寄交或托交的授权委托书,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如果没有使领馆,可以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外交关系的第三国驻该国的使领馆证明,再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第三国使领馆证明,或者由当地的爱国华侨团体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和第一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
上诉理由主要包括事实不清、判决裁定的根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违反诉讼程序等。正确的上诉理由可以成为撤销或变更原审裁判的依据。
正当的上诉理由一般包括以下情况:
上诉的理由通常是当事人的主观认为,并不一定符合裁判实际。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要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无论理由是否正当和充分,二审法院均应受理。然而,经过审查,对于上诉理由不正确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可以裁定驳回。
白XX因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一案。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在量刑和民事赔偿主体认定上存在错误。量刑方面,虽然认定白XX具有自首等法定从轻情节,但判决仍偏重;民事赔偿方面,白XX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应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一审法院却判令雇员承担
原告委托代理人参与的一起诉讼案件。案件涉及被告从原告处借款的事实,以及借款与梁xx无关,双方属于合法借贷关系的争议。庭审调查表明,被告从原告处借款后未及时偿还,且借款用途与原被告之间法律关系无影响。原告一直向被告催讨债务,未超过诉讼时效。代理人认为被
刑事上诉状的理由及相关规定。首先阐述了上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并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抗诉的两种情况。接着描述了上诉期限,包括不服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以及申请抗诉的期限。最后,还说明了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立案的概念、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文章以一个租房纠纷案例为载体,解析了立案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存在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同时,引用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