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上诉状 > 一份规范的诉状应该怎样起草

一份规范的诉状应该怎样起草

时间:2024-07-11 浏览:8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247
对于从事诉讼业务的律师而言,起草诉状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那么,诉状的起草应当依循怎样的思路,诉状有着怎样的规范结构,怎样的诉状才称得上“一份规范的诉状”等等,都是值得认真斟酌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民事起诉书

一、诉讼主体

原告: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实不清楚的可以写个大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5项是必须有的。

被告: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实不清楚的可以写个大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5项是必须有的。

第三人:如有第三人参与诉讼,需列明第三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单位诉讼主体:需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址(住所地)、联系方式,最好能附有其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二、诉讼请求

诉讼请求应按照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另外,现在有的法院要求诉状还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须有的部分。

三、事实与理由

事实与理由部分应先说明事实(比如受到侵害),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程序法的规定)的理由。实践中为了简便,有些简单的案件也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四、文尾

文尾应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诉状的基本格式

诉状应使用A4纸打印,最好不要涂改。诉状的标题应使用二号黑体字。诉状的正文应使用四号宋体字。诉状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应使用三号宋体加粗。具状人签名部分和起诉日期部分应留白,以便具状人签署。

诉状写作的误区

一、诉状越详细越好。事实上,好的诉状就是简单的诉状。诉状只要简明扼要地把案件说清楚即可。

二、一个诉状能写很多事,能提很多诉讼请求。对于专业的法律人士来讲,一个案子之所以是一个案子,不是看它包含了几个“事”,而是看它是否属于同一个“法律关系”。只要是同一个法律关系内的,提几个诉讼请求都可以。但不是一个法律关系的,即便在一件“事”中,也不能作为一个案子起诉。

几种常见诉状“事实与理由”部分的写作要点

一、离婚诉状

1、婚姻基础(认识经过、恋爱时间、家庭情况、家属是否支持);

2、登记结婚的时间和登记机关;

3、有子女的,写明子女姓名、性别、出生时间;

4、婚后感情;

5、重要财产的取得。

二、继承案件

1、被继承人情况;

2、继承人情况;

3、遗产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书

    白XX因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一案。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在量刑和民事赔偿主体认定上存在错误。量刑方面,虽然认定白XX具有自首等法定从轻情节,但判决仍偏重;民事赔偿方面,白XX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应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一审法院却判令雇员承担

  • 刑事上诉状理由

    刑事上诉状的理由及相关规定。首先阐述了上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并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抗诉的两种情况。接着描述了上诉期限,包括不服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以及申请抗诉的期限。最后,还说明了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 导读

    立案的概念、流程及相关法律依据。立案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诉讼活动。文章以一个租房纠纷案例为载体,解析了立案的条件和流程,包括存在犯罪事实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两个方面。同时,引用了相关

  • 借款纠纷的起诉条件

    借款纠纷的起诉条件和相关民事诉讼程序。原告需具备借款协议等证明双方借贷关系的证据,同时满足起诉条件包括原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等。起诉状应递交人民法院,如书写困难可口头起诉。民事诉讼程序包括公开审理、开庭审理阶段、

  • 民事案件一审审判流程
  • 上诉人申请撤销一审行政裁决书并要求被上诉人履行职责
  • 离婚二审不能缺席判决的,你们可以通过申诉来变更抚养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