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不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的情况下,若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可以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过审查,如果认为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才能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符合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也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如果决定不予立案,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要求。在刑事诉讼中,所有相关人员的活动都围绕着证明标准展开。
通常情况下,证明标准具有层次性。在英美法系国家,根据证明所需的确定性程度划分,共有九个层次。不同的诉讼阶段有不同的证明要求,如排除合理怀疑、明晰且有说服力的证明、优势证明等。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同阶段采用基本一致的证明标准,包括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以及有罪判决。这些标准都是最高的。
我国法律应当单独规定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证明标准。基于人的认识的“渐进性”以及便于实际操作运用,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证明标准应当是“合理根据”。所谓“合理根据”,是指侦查人员根据所了解和掌握的事实和情况确信已经发生的犯罪事实是嫌疑人所为。
在实践中,确认犯罪嫌疑人需要具备相当数量的证据,但并不需要达到充分的程度。此外,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认定结论无需具有排他性。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人指认犯罪,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以及身份不明和有流窜作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能否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即便主犯未归案,也可以先开庭审理在案犯罪嫌疑人。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责程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形下应当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是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的;或者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公安机关予以立案侦查的。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