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机关处置失踪警情工作标准》第十三条规定,负责查找的民警在调查过程中应认真了解失踪人员的相关情况,并制作询问笔录。根据失踪人员的具体情况和查找工作的需要,询问笔录应尽可能详细地记载以下内容:
1. 求助人的姓名、住址、单位、与失踪人员的关系及联系方式;
2. 失踪人员的姓名、曾用名、别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血型、身高、体貌特征(特别是显著体表和牙齿特征)、口音、交往关系、有无精神病史、身份证件名称及号码、车辆号牌、驾驶证号码、电话号码及QQ、MSN等网络联系号码;
3. 失踪人员的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工作单位或就读学校;
4. 失踪人员最后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5. 失踪前的言行、穿着服装、携带物品;
6. 失踪人员的爱好、习惯、失踪前打算参与的活动、经常活动的地点;
7. 求助人认为可能的失踪原因和失踪人员可能的去向;
8. 失踪人员亲友、所在单位等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自行查找的情况,并告知求助人继续自行查找的必要性;
9. 与失踪人员相关的其他情况。
根据第十四条规定,公安机关应根据初查情况确定失踪警情的级别,并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展开查找工作。一级失踪警情由派出所负责处置,二、三级失踪警情由刑侦部门牵头负责处置。在处置过程中,如果发现失踪警情需要变更级别,可以在报请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后进行变更。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顺序为:
1. 配偶;
2. 父母、子女;
3.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4. 其他与被申请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申请撤销死亡宣告不受上述顺序限制。
对于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情况,申请宣告死亡的期间适用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时,应按照《民事诉讼法(试行)》的特别程序进行。人民法院在审理宣告失踪的案件时,应查清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财产,指定临时管理人或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并发布寻找失踪人的公告,公告期为半年。公告期满后,人民法院根据被宣告失踪人失踪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的判决或终结审理的裁定。如果判决宣告为失踪人,应同时指定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人指认犯罪,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以及身份不明和有流窜作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归案时,能否开庭的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即便主犯未归案,也可以先开庭审理在案犯罪嫌疑人。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网上开设赌场罪的立案标准和刑责程度。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和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以下情形下应当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二是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
案例介绍:刘女士的丈夫在与她结婚3年后,为了另一个女人,抛下她和他们刚满2周岁的女儿离家出走,并且带走了家中的全部积蓄。刘女士多方打听丈夫的下落,都没有结果。一晃几个月过去了,刘女士对丈夫的回归彻底丧失了希望。可当她到法院起诉离婚时,她的请求却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