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关于《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机制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关于《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机制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时间:2025-02-02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684
未成年人的检察是是有必要的,因为未成年人本身就没有多大的行为能力,对于未成年人的检察是保护他们而且也会促进家庭的和谐,那么具体的通知是如何的内容。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机制的意见(试行)

一、建立独立评价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检察业务,涉及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安宁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发展。由于现行评价体系无法全面涵盖未成年人检察的特殊职能,且存在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理念、原则、方式存在冲突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符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点的独立评价机制。

二、评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评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工作质量和帮教效果为核心,涵盖少捕慎诉、特殊制度、教育挽救、犯罪预防、法律监督、权益维护等内容,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健康发展。评价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评价、综合评价、找准核心、因地制宜和确保公平。

三、科学设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评价内容

根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特点,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刑事案件办理、特殊检察制度落实、法律监督、犯罪预防、专业化建设和社会化建设等方面。

四、加强对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要充分认识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独立评价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探索,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准确、客观、全面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出评价,切实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

未成年人检察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根据本意见,未成年人检察评价工作原则上采取逐级评价模式,由上级检察院统一组织实施。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明确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依据相关规定通报各省级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核心数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将每年对各省级人民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年度工作报告,并予以发布。各级人民检察院应根据相关规定、上级院工作部署和本地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检察案件质量评查工作。

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核心数据的确定

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核心数据将根据本意见规定的评价内容和全国统一应用业务系统统计数据信息,并结合工作需要予以确定。

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要求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要根据本意见制定本地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工作实施细则,并纳入全院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将有关工作要求与未检检察官权力清单及绩效考核相结合,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和案件管理办公室备案。各地市级、基层人民检察院应根据上级院评价工作要求,制定本辖区、本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具体标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童工的年龄界定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

    中国对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定义及法律规定。童工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和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严格禁止企业雇佣童工。未成年工指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组织和个人在招收时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能安排从事过重、有毒有害或危险作业。两者主要区别

  • 附条件不起诉后发现漏罪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在考察期内发现当事人有漏罪的,应该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第二百八十四条 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提起公诉:。(

  • 附条件不起诉属于酌定不起诉吗
  •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是提起公诉吗
  • 关于《关于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评价机制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