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醉酒驾驶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期限为七天。
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程序作出处罚决定时,应按照以下程序由两名以上交通警察实施:
(一)对违法事实进行调查,询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基本情况,并制作笔录;如果当事人拒绝接受询问、签名或者盖章,交通警察应在询问笔录上注明。
(二)采用书面形式或者笔录形式告知当事人拟作出的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三)对当事人陈述、申辩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应在笔录中注明。
(四)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五)行政处罚决定书应由被处罚人签名,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印章;如果被处罚人拒绝签名,交通警察应在处罚决定书上注明。
(六)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如果被处罚人拒收,交通警察应在处罚决定书上注明,即为送达;如果被处罚人不在场,应按照《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进行送达。
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被处罚人的基本情况、车辆牌号、车辆类型、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的依据、处罚的内容、履行方式、期限、处罚机关名称以及被处罚人依法享有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内容。
没收违法所得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包括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剥夺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所得财物。追缴和处理违法所得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违法所得的计算需要准确查证,全面收集相关证据并遵循“全面调查、客观公正”的原则。缴纳方式包括当事人自愿缴纳
行政拘留的定义、适用范围及与刑事拘留的期限计算差异。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实施的短期限制自由的行政处罚。其适用范围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关于执行期限的计算,各地公安机关存在不同做法,尚无明确规定。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人
行政处罚告知后可以当场或者7日内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行政处罚决定就开始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在期限内完成为其设定的义务,送达意味着期间的开始计算。送达方式则有直接送达、委托当事人所在地工商机关代为送达和邮寄送达这三种方式。行政
直接送达也称交付送达,是指送达机关派专人将应送达的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送达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是人民法院,而在行政处罚时是行政机关。如果受送达人已向送达机关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同样视为直接送达。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