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处罚人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的15天内未交纳罚款,行政机关可以对违法人员加收滞纳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 如果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 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三)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延缓或者分期缴纳,并经行政机关批准。
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包括以下三个主要内容:
根据该制度,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后,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自行收缴罚款。当事人需要在收到处罚决定书后的15天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将收缴的罚款直接上缴国库。然而,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1) 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
(2) 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3) 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对于收缴的罚款,必须全部上交财政,财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返还这些款项的全部或部分。
为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对在法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采取以下措施:
(1) 如果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2) 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
(3) 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计算逃税罪数额时,不包括滞纳金的,只包括应缴而不如实申报的纳税数额,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就构成逃税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同一偷税犯罪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又被移送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符合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由局长办公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及具体案情,决定是否免予行政处罚:
在这5种行政强制执行方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和代履行。《行政处罚法》规定,按日加处罚款的比例是3%。按照《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过基础决定的数额,如罚款1万元,执行罚的数额不得超过1万元,即罚款总数不得超过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