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 > 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0-07-2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234
拘留其实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扣留、拘禁;对于拘留我国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在某些情况下公安机关是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先拘留的,那么哪些情况下公安机关是可以先拘留呢?拘留的程序又是如何的呢?为了给大家答疑解惑,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拘留的相关法律知识,整理如下。

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适用情形有哪些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拘留的程序

根据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办案人员认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时,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注明有关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和拘留的理由,呈报 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发拘留证;检察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再送达公安机关执行。

公安机关执行拘留对,应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签发的《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或盖章。被拘 留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应加以注明。执行拘留的人员在必要时,可以依法使用警械和武器。拘留时不出示拘留证,或先行拘留再补办拘留证,都是违法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时限

    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时限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立案时限通常为7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需遵守相关法规,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证件。处理证据时,可采取抽样取证方法,当事人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

  • 出了车祸没钱赔偿用拘留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公安机关可以对于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先行拘留。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且情节轻微,则一般不需要拘留。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

  • 聚众斗殴罪缓刑是否应该被考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准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在犯罪后立即被发现;(二)

  • 刑事拘留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的先行拘留条件,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在身

  • 股东抽逃资金是否会导致股东身份被否定?
  • 什么情况会被刑事拘留
  • 刑事拘留是否就是立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