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对于企业的资产重组或者并购的影响是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以及不同的行政处罚的力度来决定的,并不能一概而论。
当上市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后,交易所将启动二级市场股票交易核查程序。如果发现股票交易存在明显异常,交易所将及时通知上市公司,并由上市公司自主决定是否终止重组。如果决定终止重组,上市公司需要承诺在6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1. 再融资
A. 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
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任职资格,能够忠实和勤勉地履行职务,并且不存在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行为。近三十六个月内未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近十二个月内未受到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一条,上市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一) 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二) 擅自改变前次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资金的用途而未作纠正;
(三) 上市公司十二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
(四)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十二个月内存在未履行向投资者作出的公开承诺的行为;
(五) 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六) 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B. 非公开发行证券的条件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上市公司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
(一) 本次发行申请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二) 上市公司的权益被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严重损害且尚未消除;
(三) 上市公司及其附属公司违规对外提供担保且尚未解除;
(四)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三十六个月内受到过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者十二个月内受到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五) 上市公司或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六) 最近一年及一期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所涉及事项的重大影响已经消除或者本次发行涉及重大重组的除外;
(七) 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2. 重大资产重组
目前没有相关规定。
3. 实际控制人变更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条,任何人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
以下情形之一时,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一) 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
(二) 收购人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
(三) 收购人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四) 收购人为自然人的,存在《公司法》规定的情形;
(五)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定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的其他情形。
行政案件的指定管辖及其条件。指定管辖发生在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对行政处罚管辖问题存在纠纷或者因特殊情况无法行使管辖权时,由上级机关确定由谁管辖。管辖争议源于行政机关职责不清,社会生活、公共事务的管理交叉,权责不明确。在行政处罚实践中,因法律、法规规定存在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法律处罚措施。对于个人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行为,责任人将会受到行政处分甚至被开除处分。包括强制集资、擅自降低补偿标准等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处罚。同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也规定了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受到的法律
火灾事故的赔偿问题,首先分析了火灾事故的认定与责任归属,接着介绍了刑法中涉及的两类火灾罪名失火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罪,并阐述了民事赔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区别。文章还引用了相关法律条款对火灾事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说明。
无证经营动物疫苗的法律处罚及相关问题。从事无证经营行为的个体或企业将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处罚措施。非法经营行为若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将受到刑法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对于非法经营行为的违法性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