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管理 > 公安涉外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情形

公安涉外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情形

时间:2024-02-19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7277
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序越来越大,而在实践中有很多行政案件是涉外的,涉外行政案件处理程序是有些不同的,那么公安涉外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的情形?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公安涉外行政处罚的种类和适用情形

公安机关对涉外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包括行政拘留、限期出境、遣送出境等,具体适用情形如下:

1. 行政拘留

行政拘留适用于非法出入境等人员。

2. 限期出境

限期出境适用于具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外国人。

3. 遣送出境

遣送出境适用于被处限期出境但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人员、具有不准入境情形、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外国人。

对于其他境外人员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相关法律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公安机关涉外行政处罚的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拘留审查的条件和期限

外国人具有非法出境入境嫌疑、协助他人非法出境入境嫌疑、非法居留、非法就业嫌疑、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破坏社会公共秩序或从事其他违法犯罪活动嫌疑的,经当场盘问或继续盘问后不能排除嫌疑,需要作进一步调查时,可以拘留审查。拘留审查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复杂案情可以延长至60日。对于国籍、身份不明的,拘留审查期限从查清其国籍、身份之日起计算。

2. 解除拘留审查的情形

被决定遣送出境、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的外国人、不应当拘留审查的、被采取限制活动范围措施的、案件移交其他部门处理的以及其他应当解除拘留审查的情形下,应当解除拘留审查。

3. 遣送出境的条件和期限

外国人被处限期出境但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具有不准入境情形、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遣送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对于其他境外人员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也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