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第94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被称为使用童工。根据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童工是指未满十六周岁的少年、儿童,在与单位或个人建立劳动关系并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个体劳动。《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以5000元罚款的标准予以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情况下,将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进行处罚,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以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应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给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给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以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如果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有关单位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还包括了详细的民事责任,以确保童工的合法权益。根据该规定第10条规定,如果童工生病或受伤,用人单位应负责将其送往医疗机构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如果童工残疾或死亡,用人单位将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如果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有关单位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用人单位还应一次性对伤残童工或死亡童工的直系亲属进行赔偿,赔偿金额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计算。
在《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构建的责任体系中,刑事责任是最严格的一环。根据该规定第11条规定,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危劳动等行为都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拐骗十四周岁以下童工劳动构成拐骗儿童罪,根据刑法第262条,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强迫童工劳动构成强迫劳动罪,根据刑法第244条,对直接责任人员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此外,在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的情况下,还构成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根据刑法第244条第2、3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如果这些行为造成事故并构成其他犯罪,将依法处以数罪并罚的处罚。
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问题。未成年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其继承范围广泛。父母在离婚时需明确家庭财产种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不得侵犯其继承权。同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倾斜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抚养子女的一方需
我国关于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拘留是否会留下档案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虽然会留下案底,但会进行封存处理。建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不满18周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予以封存,不会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