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怀孕,责任谁担
时间:2024-05-18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法律越健全,存在的法律漏洞越多,不法分子就越有机会侵犯他人权益。未成年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权益被侵犯这块尤其严重。对于最近发生的女童怀孕事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可,发生这种事件,责任在谁呢,此种责任又该由谁担呢?接下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女童怀孕,责任谁担
一、犯罪分子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五年内再犯应当从重处罚,但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除外。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一系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有一些限制,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然需要执行。
二、国家司法机关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适应未成年人的特点和需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于需要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机构或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三、学校的责任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提倡公德,反对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保障权益、尊重人格尊严、适应身心发展特点、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四、家庭的责任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他们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不良行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如果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故意伤害案
最高院公布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故意伤害案。案例中涉及一起家长因怀孕后对非亲生女儿进行虐待,导致女孩受伤死亡的案件。法院认定曾冰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文章强调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重要性,并建议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日常监管,预防和减
-
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的研究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剧增,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立法不足和执法理念陈旧等问题。文章建议借鉴外国少年司法理念,结合新刑诉法规定,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程序人性化、合理化、合法化。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查
-
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案件范围
刑事诉讼法中的自诉案件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对于这类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但证据不足或属于公安机关受理的,应移送公安机关。同时,司法实践中需注意,第三类案件成为自诉
-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问题。未成年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其继承范围广泛。父母在离婚时需明确家庭财产种类,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不得侵犯其继承权。同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并倾斜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抚养子女的一方需
-
16周岁以下拘留会留下档案吗
-
如何追究重婚者的法律责任
-
未成年初犯从犯的刑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