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2日,钟永为郑霞(钟永之妻)投保了一份人身保险。主险险种是重大疾病险,保险金额8万,附加险险种是意外门诊费用1000、住院费用3000,投保人为钟永,被保险人为郑霞,生存受益人郑霞,死亡受益人钟永。主险保险期间为终身,附加险保险期间为1年。因投保时郑霞出差在外地,由钟永在“被保险人”一栏内代为签名。2005年4月10日,郑霞因阑尾炎入院治疗,支出手术费用3000元,住院费用1968元。出院后,郑霞以受益人身份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住院费用1968元。保险公司向郑霞发出了赔案处理通知:经查,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一栏处系钟永所签,因本保险合同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郑霞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本公司认定该保险合同无效,不承担赔付责任。
郑霞认为,自已和钟永系合法夫妻关系,在特殊情况下由钟永代签名并无不妥。就此案郑霞及钟永来本律师事务所咨询,本人进行了分析和解答。
本人认为,本案争议的焦点非常明确,即保险合同是否有效。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导致保险合同无效的情况有如下两种:1、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2、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那么,对照上述两种情况,结合本案来看:投保人钟永与被保险人郑霞系合法配偶,钟永对郑霞具有保险利益是毫无疑问的;钟永为郑霞订立的保险合同中,主险重大疾病的保险责任是重大疾病、身故,附加险的保险责任是意外门诊、意外(或疾病)住院。保险公司认定保险合同无效的依据是《保险法》56条第一款“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为此,本人查阅了《中国保临会关于对<保险法>有关条款含义请示的批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你公司《关于对〈保险法〉有关条款含义的请示》(国寿发〔1999〕159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 "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 我们认为,根据该规定的立法精神,单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如果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该合同无效;含有死亡、疾病、伤残及医疗费用等附加保险责任的综合性人身保险合同,如果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死亡保险金额,该合同死亡给付部分无效。”根据此《批复》,钟永为郑霞投保的是综合性人身保险合同,仅仅死亡给付部分无效,意外门诊费用、住院费用部分仍然是有效的。所以,郑霞因阑尾炎支出的住院费用1968元理应得到赔付。
借名购房存在的两个问题。首先是合同的效力问题,借名购房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因为政府推出安居房等是为了改善特定人群的居住条件,如果借名购房合同有效,则会使不符合条件的人购买这些房产,违背了政府初衷。其次是房屋买卖的风险问题,包括名义买房人反悔和房产
担保合同的定义与作用,涉及反担保中的第三方担保人身份和资产抵押问题。担保合同是确保债权人利益的有效手段,其效力认定要考虑主合同是否有效及担保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否合法妥当。第三方反担保人并不限于借款人自己,任何具备担保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反担保人。
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认定和处理原则,以及遇到拆迁时的法律问题。小产权房不能向非本集体成员转让或出售,买卖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具体情况。合同无效后,买受人需返还房屋,出卖人补偿买受人添附部分价值。拆迁时,购房人非合法产权人,无法获得产权拆迁补偿,但可通
担保合同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包括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合同效力的认定,主要从主合同的有效性、担保合同主体的合格性以及担保合同客体的合法性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最后,文章还阐述了担保合同无效后民事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