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 > 未成年杀人会判多少年

未成年杀人会判多少年

时间:2024-05-1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01
对于未成年人,如果年满十六周岁,已经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如果年满十四周,对于特定的八种犯罪会负责任。那么,未成年杀人会判多少年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未成年杀人的刑事责任及量刑标准

刑事责任年龄

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客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之前提。

客观要件:

(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主体要件: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

故意杀人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较低的未成年人,量刑时需考虑其主观心态、客观手段、危害后果以及认错态度等因素。根据情节轻重,未成年犯故意杀人罪一般会从轻处罚。动机是评判杀人者主观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常见的动机如报复、图财、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对于未成年人的量刑,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童工的年龄界定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原则和程序。包括从宽处理、不适用死刑、教育感化挽救、分案处理、保障诉讼权利、全面调查以及迅速简约等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实现教育和改造的目的,促进其健康成长。

  • 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区别

    中国对未成年工与童工的定义及法律规定。童工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和儿童参与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法律严格禁止企业雇佣童工。未成年工指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组织和个人在招收时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不能安排从事过重、有毒有害或危险作业。两者主要区别

  • 人身损害抚养费计算怎么算

    依据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的规定,人身损害需要支付抚养费用的,抚养费用要依据被抚养的人数,当地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

  • 哪些人是被扶养人
  • 交通伤残抚养费计算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 如何追究家庭暴力者的责任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