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于符合本法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告知申请人向相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
除了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情况外,行政复议机关都应当予以受理。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情况包括:
1. 申请人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门、省级政府和有立法权的市级政府制定的规章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2. 申请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是由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而是抽象行政行为,不在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之内;
3. 申请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服而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4. 申请人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不服而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
5.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对于除上述五类情况外的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都必须受理。否则,行政复议机关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在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接受行政复议申请时,对于依照本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属于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在接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申请人。接受转送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按照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办理。
根据这一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到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后,如果经审查认为应当由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受理,就必须在五日内及时转送,并告知申请人。否则,行政复议机关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复议审查合法性的三个要素。首先,行政机关必须行使法定职权,其设立、变更、撤销及职权范围需遵循法律、法规。其次,具体行政行为的客观事实需清楚、证据需确凿。最后,具体行政行为需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包括引起行政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直接目的、合法性审查为核心、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以及不适用调解等方面。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相关法律规定,如原告资格、被告的确定原则、共同诉讼和第三人的参加诉讼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复议改变是否能加重行政处罚的问题。规定行政复议机关不得对申请人作出更为不利的复议决定,不得针对同一事实加重处罚。同时,如果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应移交相应的有权机关处理。此法律适用于中国,旨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复议中调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虽然起初行政复议案件不适用调解,但随着行政复议实践的发展,调解在行政复议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对于自由裁量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可以接受行政复议机关的调解。调解在行政复议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已成为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