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标准 > 人身伤残鉴定标准适用哪些人群

人身伤残鉴定标准适用哪些人群

时间:2024-03-16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8278
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公安部发布,2002年12月1日实施交通事故(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程度评定)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GB/T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2006年5月1日实施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根据GB/T16180-2006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对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该标准于2006年5月1日开始实施。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T16180-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年10月1日实施(已经被GB/T16180-2006代替)工伤(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的鉴定)

根据GB/T16180-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是对职工在职业活动中因工负伤和因职业病致残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该标准于199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但已被GB/T16180-2006取代。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

根据2002年4月5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发布,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时,需要对其身体器官缺损或功能损失程度进行评定。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根据1996年7月25日公安部的发布,适用于一切违反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造成的轻微损害。

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

根据1990年6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的发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法医学鉴定。

人体重伤鉴定标准

根据1990年3月29日司法部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的发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重伤的法医学鉴定。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

根据2002年7月31日卫生部的发布,列举了医疗事故中常见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该标准中医疗事故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

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GB/T15499-1995,规定了定量记录人体伤害程度的方法及伤害对应的损失工作日数值。适用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造成的身体伤害。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根据司法部的发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致人重伤的”、(含“造成严重残疾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造成轻微伤害的”损伤程度评定。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该鉴定标准。适用于除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适用其他有关鉴定标准以外的所有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对于2004年12月31日前发生的案件,如尚未作出残疾程度鉴定的,适用《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已作出残疾程度鉴定的,仍适用原规定。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有关受害人是否鉴定残疾程度由审判组织决定。是否构成严重残疾的鉴定,仍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参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如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则按最高人民法院的要求执行。

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试行)

根据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的发布,现役军人因战、因公(含职业病)致残等级评定标准由重至轻分为1-10级,其中,1-6级同时适用于因病致残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

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用)

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发布,适用于一切自然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 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

    不同领域人体损伤鉴定的标准及其适用范围。包括轻微伤、轻伤、重伤、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医疗事故分级标准等。文章详细说明了各类鉴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涉及法律、工伤、职业病等多个领域。同时,文章还涉及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和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等。

  •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法律规定,内容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学术性和行业性社会团体的作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及其职责,医疗机构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检查指导等方面。同时,也介绍了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和中医(

  •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诊断失误的过错

    医疗事故认定依据中关于诊断失误的过错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问诊、检查、鉴别诊断等方面的过错情形,包括实施检查、未实施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鉴别诊断等方面的具体错误。同时,文章也讨论了治疗失误的过错,包括治疗方法选择、治疗时机选择以及用药的过错等。

  • 医疗伤残鉴定的时机
  • 眼睛轻伤二级标准
  • 法医鉴定流程及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