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中,涉及到笔迹真伪鉴定的案件,需要准备以下送检材料:
1. 检材:指对文件中的某项内容(如:笔迹、印章、打印文件)有异议需要鉴定的材料。通常要求委托人提供检材原件,如果调取原件有困难,鉴定机构可以派人现场拍照或由出处者提供复印件。
2. 样本:指与检材相对应的供检验比对的材料。例如,同年或相近年份、年代的真实笔迹样本若干份。样本数量没有具体要求,一般为3-5份左右,只要特征反映充分即可作为样本比对材料。
委托书没有特定的格式,一般包括委托的鉴定单位、委托事项、委托人、委托时间。
委托和受理双方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委托人应提供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例如营业执照、身份证、工作证。
委托人可以直接将上述材料送达到鉴定机构,如果采用邮寄方式,最好选择邮政EMS特快专递保价邮寄。
委托人在委托鉴定后,按照协议约定交纳鉴定费,可以使用现金支付或转账。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在与委托人签订鉴定协议书、收到送检材料和鉴定费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特殊情况下,经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笔迹鉴定是指对人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字迹进行的鉴认、识别活动。人的书写习惯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并在笔迹中得到反映。通过对笔迹的检验,可以确定文件中的笔迹由几个人所写,是否由某人所写,利用笔迹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证实文件的真伪。
在进行笔迹鉴定时,需要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明确鉴定要求,进行搜集开始。分析判断笔迹是否正常,有无伪装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化。选择能反映书写人书写习惯的稳定和带有特殊意义的特征。对检材和样本中找出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符合点和差异点。综合评断符合点和差异点的形成原因。最后,做出鉴定结论并制作鉴定书。
封存病历的法律程序和步骤。包括提出复印、封存申请的具体部门,不同申请人身份所需提供的材料,申请依据的法律条款,以及复印封存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医疗机构拒绝复印封存要求的应对措施,以及以影响治疗为由拒绝封存的情况处理办法。最后,文章
医疗误诊导致的纠纷赔偿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医院需对医疗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和人身损害相关的费用。误诊属于医疗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医疗过错的衡量标准是医生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最新资讯表明,《民法典》扩大了赔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医疗过错程度分析案例中责任的认定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医疗损害责任属于用人单位责任,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机构的赔偿义务是一种替代责任,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之间不存在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在认定医方过失时,需要考虑医疗的紧急性与医疗尝试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