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果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存在过错,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该条例第六十条规定,医疗机构是指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因此,整容失败不能作为医疗事故纠纷的理由。
然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规定,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不属于医疗事故,如果触犯刑律,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寻求赔偿。
因此,如果您希望获得经济赔偿,可以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整容失败的情况下,如果医院未经当事人同意或手术失败导致当事人受伤,医院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等。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如果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销毁病历资料,将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请求涉及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以下是整容失败后的维权流程:
收集病历本、缴费单据、术前术后照片以及人证等相关证据资料。
进行医疗鉴定,确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以及伤残程度等。
与整容机构协商确定协商解决的时间,并商讨解决方案。如果双方满意解决条件,则维权流程结束。如果不满意,继续进行下一步。
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可以寻求法律仲裁。如果对仲裁结果满意,则维权流程结束。如果不满意,继续进行下一步。
如果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判的结果将是最终的维权结果。
在维权过程中,收集证据是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例如复印病历等。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制作协议书。
如果整容机构不同意协商解决费用退还,您可以进行医疗鉴定,并将结果呈送给整容医院,与其协商解决赔偿问题。如果医院仍不愿意解决,您可以选择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规定,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医疗机构应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医疗费用的强制支付问题。根据相关规定,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害需要抢救治疗时,当事人应预付医疗费用,公安机关也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工伤事故中,职工需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费用符合相关标准才能获得赔偿。赔偿金额计算公式包括诊疗、药品和住院服务
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项目计算方法。具体涵盖了从医疗费用到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各项赔偿标准。对于残疾生活补助费用,赔偿年限受患者年龄影响,60岁以上患者赔偿年限有限制。其他赔偿项目也各自有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标准。
医疗事故后的投诉程序及赔偿方式。患者及家属需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涉及调查处理和医疗鉴定等程序。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可通过协商处理、调解处理及民事诉讼等途径进行。投诉方法包括拨打医院医务科电话、县卫生局医政股电话等。
医疗意外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及其他客观因素,造成意外的死亡。医疗意外包括多种情况,如患者病情危重无法挽救、医疗技术限制无法治疗某些疑难疾病、条件限制导致不良后果、疾病发生意外情况等。精神病科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电休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