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需要由人民法院做出决定。
2. 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应当起草强制医疗意见书,并移交给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在公安机关移交的案件或者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应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时,可以作出强制医疗决定。
3. 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之前,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临时的保护性约束措施。
4. 人民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申请后,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5. 人民法院在审理强制医疗案件时,应通知被申请人或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如果被申请人或被告人未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应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6. 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对于被申请人或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强制医疗决定。
7. 对于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文章介绍了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包括解除强制医疗的申请可以由强制医疗机构或被强制医疗者的亲属提出,法院会进行评估并做出裁定。同时,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也享有申请解除的权利。关键是在诊断评估后,若认为被强制医疗的人不再具有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