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要件
医疗事故罪侵犯的客体包括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犯罪对象是那些正在受到病魔侵害、生命健康安全正遭受严重损害的病人。因此,如果救治措施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就会导致病人的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害,甚至导致伤残、功能障碍和死亡。客观要件
医疗事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医务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就诊人死亡或严重损害其身体健康。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表现出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违反与保障就诊人生命和健康安全有关的诊疗护理方面规章制度的行为。这些规章制度包括诊断、处方、麻醉、手术、输血、护理、化验、消毒、医嘱、查房等各个环节的规程、规则、守则、制度和职责要求。医疗事故案件中常见的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包括错用药物、错治病人、错报输血、错报病情、擅离职守、交接班草率、当班失职等。此外,诊疗护理常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长期以来在诊疗护理实践中被公认为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各项诊疗操作和护理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要求,这些规程旨在保障操作的准确稳定,避免失误。在诊疗操作和护理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否则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2. 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病人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或死亡的结果。伤害结果的严重程度是衡量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标准,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客观标准。构成医疗事故罪,必须要求病人发生了重伤或死亡的结果。
3. 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与病人重伤、死亡之间必须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医疗伤亡结果与一般加害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医疗伤亡结果往往是由于医疗措施未能有效阻止病情发展而导致病情恶化,或者是由于医疗措施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引起病人伤亡,或者是因为医疗措施客观上加重了病情,促使病人伤亡。可见,医疗伤亡结果的出现既与原患疾病有关,又与医疗行为有关。医疗行为对病情的实际作用可以是有效、无效、反效、直接破坏人体等四种情况。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包括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和门诊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的待遇。详细阐述了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的缴费档次对应的报销比例,同时说明了工伤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后的报销范围。
医疗事故罪刑罚配置的缺陷及改进路径。现行配置存在单调和相对较轻的问题,破坏了刑法条文的内在和谐,且不符合国际上业务过失犯罪从重处罚的原则。应遵循过失犯罪刑事责任、业务过失犯罪特点和法条竞合原则来完善配置,体现犯罪危害程度、等级设置合理和刑事政策的原则
医疗纠纷中病历的重要性及错误对待病历的问题。文章介绍了病历的定义和内容,患者常见的错误做法以及医师伪造篡改病历的可能性。文章还强调了错误对待病历的不利后果以及病历被篡改后的证据价值,并介绍了医学会对病历真伪的鉴定及外地司法鉴定的途径。
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非法行医犯罪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在违反医疗管理法规的情况下非法行医,造成严重后果。医疗事故罪的主体则是已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在合法的诊疗护理过程中因违反规章制度导致不良后果。两者在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