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银行业法 > 商业银行法 > 商业银行法法规 > 损伤、残缺人民币如何处理

损伤、残缺人民币如何处理

时间:2024-10-26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89122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碰到损伤、残缺的人民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损伤或者是残缺的人民币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如何处理损伤、残缺人民币

定义和兑换规定

残缺人民币是指由于某种原因明显缺少一部分票币的人民币。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以下情况下的残缺人民币可持币向银行营业部门全额兑换:

  1. 票面残缺部分不超过五分之一,并且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够照原样连接。
  2. 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并且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够照原样连接。

以下情况下的残缺人民币可半额兑换:票面残缺超过五分之一但不超过二分之一,并且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够照原样连接。兑换时应持币向银行营业部门照原面额的半数兑换,但不得流通使用。

以下情况下的残缺人民币不予兑换:

  1. 票面残缺超过二分之一。
  2. 票面污损、熏焦、水湿、变色不能辨别真假。
  3. 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

不予兑换的残缺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回销毁,不得流通使用。

回收和处理

及时回收市场流通中的损伤、残缺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维护国家货币的信誉,需要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银行等各方面的配合。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如果持有不宜流通的损伤、残缺人民币,应避免再次使用或对外支付,而应挑拣、粘补整理好,随时存入银行或办理兑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

    司法冻结账户的执行与限制。账户冻结需满足法律规定条件,只有执法机关才有权要求银行冻结账户,冻结期限最长为6个月,逾期自动解冻。冻结资金必须基于执法机关的法律文书,银行无权自行冻结客户账户。解冻程序简单,一旦冻结期限到达或接到解冻通知,银行会立即解冻。

  • 项目名称: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

    境内外资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核准的程序和要求。文中详细说明了境内外资银行及其他外资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外债核准需提交的材料,包括申请报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与申请人流动性需要和资金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等。办理流程包括受理和审查两个阶段,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 商业银行调整业务范围需要何种批准

    商业银行调整业务范围需要的批准事项,指出必须获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方可变更业务范围。同时,设立商业银行也需要经过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查批准,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合法性和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

  • 交通违章对个人征信的影响
  • 银行卡管理费用的收取与客户权益保护
  • 损伤、残缺人民币如何处理
商业银行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