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司法解释,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时,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这一规定符合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原告就被告的一般管辖原则和合同纠纷的管辖原则。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特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外,代位权诉讼一律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论债权人与债务人或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合同是否约定协议管辖。
此外,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或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合同中有有效的仲裁条款,次债务人以仲裁协议为由提起管辖异议也不成立。
当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债务人后,再向同一人民法院对次债务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如果该人民法院也是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且符合起诉条件,应当受理;如果该人民法院不是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但符合起诉条件,应告知债权人向次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另行起诉。
受理代位权诉讼的人民法院在债权人起诉债务人的诉讼裁决生效前,应中止代位权诉讼。
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如果对超过债权人代位请求数额的债权部分起诉次债务人,人民法院应告知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如果债务人的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人民法院应受理;受理债务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权诉讼裁决生效前,应依法中止。
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如果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债务人的加入有助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
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债权人以同一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代位权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以上是关于债权人代位权诉讼注意事项的内容,感谢阅读!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注意事项。债权人需拥有对债务人的合法债权,债务人需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且债权不属于债务人自身专属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客体范围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
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权利问题。当债务人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代位权诉讼时,可以根据自身意思表示提出独立诉讼请求。同时,债务人在特定情况下,如代位权诉讼胜诉判决产生约束力后,仍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对次债务人享有诉权。当债权人的债权不成立或起诉对象错误
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参与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地位为第三人,但关于其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存在争议。是否追加债务人参与诉讼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债权人的债权已经经过确认时,法院可选择追加债务人;债权人的债权未
债权人平等受偿权的问题,主要围绕曾某向李某和余某借款后无法偿还,李某提起代位权诉讼获得法院判决后,余某是否可参与分配的问题展开。对于代位权债权是否应平等受偿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余某可以平等受偿,有人认为不可。分析指出,代位权诉讼后债权债务关系已转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