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规定,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方提供担保,以保障合同的履行。担保方式包括交纳履约保证金和提供抵押物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二条规定,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债权人可以依法设定担保以保障其债权的实现。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根据该法第五条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如果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也无效。但如果担保合同另有约定,则按照约定执行。如果确认担保合同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质押担保范围指的是质押人承担的质押担保责任的范围。
主债权是指主合同中约定债务人应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包括利息和其他因主债权产生的附随债权。
利息是指在实现质权时主债权的已届清偿期的所有利息。利息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约定过高的利息,否则法律不予保护。
违约金是指主合同当事人约定,一方违约时应支付给对方的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损害赔偿金是指债务人未履行合同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害,债务人应赔偿的金额。
质物保管费用是指质权人在保管质物期间支出的费用,如对质物进行必要维护所需费用、动物作为动产出质时对动物进行饲养所支出的饲料费等。
实现质权的费用是指实现质权时所需的所有费用,如质物估价的费用、质物拍卖的费用等。
质押担保范围也可以由当事人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适用担保法关于法定质押担保范围的规定。
当事人约定的质押担保范围可以小于法定担保范围,也可以超出法定担保范围,只要约定的范围不超过主债务范围,并且不违反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就是有效的,并受到法律保护。
股权质押后再签担保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再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定义和作用、基本运作模式等。再担保的设立应符合合同法和担保法的规定,经过双方自愿协商和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关键条款。再担保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再担保合同的履行和约定的法律效力,但不影响原担保的效
连带保证合同权利主张的方式,指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有时间限制,债权人需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定的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同时,根据不同担保合同条款,担保责任的期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