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P2P平台房屋抵押标的风险
第一,房产持有人违约。很多P2P平台在做房产抵押时,都会提前审查借款人的资质,并且将房本等信息拍照到网站上,同时披露借款人的基本资料、收入情况等信息。但是这样也无法控制借款人后续偿还贷款的能力。
比如,贷款人用自己名下房产进行抵押,首先要办理抵押登记,也就是他项权证。平台办理他项权证,他项权人一般是公司,如果他项权人和平台毫无关系,或者仅仅是平台的某一职工,就存在一定风险。一旦离职,贷款人出现逾期或者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追偿起来非常不便。
但是,P2P平台毕竟不行机构,对借款人的房产处理能力并不高,所以如果借款人违约,那么房产的变现能力如何、借款人是否可以资不抵债都是相当大的问题,极有可能造成投资人的“血本无归”。
第二,房产重复抵押。还是那个问题,如果网贷平台里审核不严格,就有可能会出现房产二次抵押,这也就造成了房产重复抵押的风险。一旦房产重复抵押,比如在向平台申请借款前,借款人的房产已经在银行抵押贷款过,那么出现问题后很可能引发产权不清,给投资人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第三,房价下跌资产贬值。长久以来,房地产作为信贷的首要抵押物,其保值和增值性毋庸置疑,但是也要防范房地产整个市场行情引起的系统性风险及地域风险。虽然现今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较为良好,而且P2P有庞大的房贷市场进行支撑,但是也难免要防范经济大循环中带来的萧条与调整。尤其是在近期人民币贬值,对房地产抵押类P2P的影响主要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热钱外流,从而利空房价,一旦房价出现下跌,将会导致以房产为抵押物的P2P产品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也会影响很多投资人的长期利益。
第四,平台本身的风控能力。除了选择房产抵押这种比较保险的投资方向外,还要考虑P2P平台的自律性和风险控制能力。对于房产抵押类平台来说,期限长、金额大、处置难、处置慢、还容易被其它债权人执行(银行、其它公司、个人等等)都是软肋。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个人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首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有义务按照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偿还借款。其次,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是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利率不得超过国家限制规定。最后,如果借款人违约,未按照约定使用借款,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同时
儿子是否应该承担偿还父亲债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儿子并没有法律依据去偿还父亲的债务。但如果儿子继承了父母的遗产,则需要在遗产价值范围内清偿债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了相关细节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
酒后驾驶被敲诈写借条的处理方式。酒驾后被敲诈写借条可报警处理,因酒后驾车被迫写的借条不具有法律效力。酒驾的处罚规定包括暂扣驾照、罚款、拘留等。同时,敲诈勒索罪处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涉及司法解释对敲诈勒索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判处罚金的标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