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损失怎么去认定
时间:2023-12-11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我国法律上没有合法的依据取得了利益,并且取得的利益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的,就会构成不当得利的,那么不当得利的损失如何进行认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不当得利的损失认定方法
一、不当得利的损失认定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的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不当得利的损失,应当根据受损失人所遭受的实际损失来进行认定。例如,如果某人拾得1000元,那么不当得利的损失就是1000元。
二、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1. 没有合法根据:指一方当事人取得对方财产或利益时没有法律根据,属于不合法的行为。例如,代他人收取房租并据为己有,拒不返还。即使代他人收取房租有对方的授权,但最后拒不返还据为己有的行为也属于没有合法根据。2. 一方获得利益:构成不当得利必须有一方获取利益,该利益应当是财产利益,而非精神利益。3. 另一方受损:与一方得利相对应,另一方必须遭受损失,否则不构成不当得利。4. 利益与受损具有因果关系:如果利益与受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即受损并非由于得利方的行为导致,那么就不构成民法意义上的不当得利。需要注意的是,受损和得利可以是不同形式,不一定是同一形式,例如一方得利的是金钱,另一方受损的是物品,这并不妨碍不当得利的构成。
三、最新资讯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不当得利的规定进行了调整。根据第九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受损失的人可以要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另外,根据第九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如果得利人已经将取得的利益无偿转让给第三人,受损失的人可以要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这些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不当得利的法律责任和返还义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信效力是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公信效力在善意取得中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善意取得中的几个要素:一是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情况;二是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三是有偿转让交易行为;四是完成了法定的公示方法。文章强调在完成公示的前提下,善意取得才能成立,并且针对不同财产类型(动产和不
-
拾得遗失物拒不归还的处罚
拾得遗失物的归还义务和拒不归还的处罚,以及不当得利的定义和返还义务。拾得遗失物的人应当归还失主,如果拒不归还则可能构成侵占罪。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获得利益,受益人有返还义务,返还范围视其是否善意或恶意而定。
-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善意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善意取得是当无权处分人将财物转让给第三人时,若受让人善意取得该财物,则获得所有权,而原权利人失去所有权。原始取得则是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取得物权,不依赖于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愿。善意取得需满足特定条件,如出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善
-
建筑工程无效工程款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建筑工程中无效工程款是否属于不当得利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利益且给他人造成损失。建筑工程合同无效不属于不当得利范畴,而是根据相关法律解释进行处理。最新民法典也对此做出了规定,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不
-
钱转到别人账户上能要回来吗
-
不当得利不返还法律后果
-
公司采购虚报价格赚差价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