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案件可以通过强制执行来实施,扣留和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常用的一种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是,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在扣留、提取收入时,人民法院需要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予以配合。
1、同一财产重复抵押与抵押重复登记的问题
当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清偿顺序:
①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并且抵押合同均已登记并有效,那么清偿顺序以先登记的抵押权为准,先登记的抵押权可以对抗后登记的抵押权。
②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其中一个抵押合同已经登记,而另一个抵押合同未登记,那么未登记的抵押权不能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③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而且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均未登记,那么债务的清偿顺序按照合同签定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
④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而且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那么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顺序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部分进行偿还。
2、抵押财产被查封不影响抵押权的实现
在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时,如果已经履行了登记手续,抵押合同生效。即使抵押的财产因其他原因被人民法院查封或冻结,抵押权人依然可以实现自己的抵押债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5条规定,已经设定抵押的财产被采取查封、扣押或执行措施,不会影响抵押权的效力。
3、破产企业中被抵押的财产不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企业的财产如果已经设定了抵押,那么该抵押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抵押权人即债权银行对该财产具有优先受偿权。但是,在破产还债案件受理后至破产宣告前,抵押权人如果要求优先受偿,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准许。
不良资产企业重组的条件与程序。不良资产企业重组需满足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或资产净额等条件之一,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流程包括清产核资、征求各方意见、达成兼并意向、政府审批、签署协议、实施兼并等步骤。涉及特殊行业或大型企业的兼并需报省经贸委等部门审核。
不良资产在资产合计中的地位和分类,包括实物类不良资产、债权类不良资产和股权类不良资产。文章还介绍了与不良资产收购、清收相关的法律依据以及不良资产收购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合法有效的债权转让、对债务人进行全面调查、审查其他担保物权等。合理确定资产价格和
资产管理公司管理的诉讼时效,包括不良资产剥离的类型及相关最新资讯。根据《民法总则》,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分为政策性和商业性剥离两种方式,最新生效的《民法典》也对此进行了相关规定。
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流程。包括启动项目、尽职调查、项目可行性分析、谈判商定方案和审批实施等步骤。在尽职调查中,需要了解债务人和资产的基本情况,进行法律判别和商业收益估算。在可行性分析中,要评估企业和项目的商业收益空间,制定管控措施,并通过谈判商定方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