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案件可以通过强制执行来实施,扣留和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常用的一种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是,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在扣留、提取收入时,人民法院需要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予以配合。
1、同一财产重复抵押与抵押重复登记的问题
当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时,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确定清偿顺序:
①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并且抵押合同均已登记并有效,那么清偿顺序以先登记的抵押权为准,先登记的抵押权可以对抗后登记的抵押权。
②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其中一个抵押合同已经登记,而另一个抵押合同未登记,那么未登记的抵押权不能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③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而且两个以上的抵押权均未登记,那么债务的清偿顺序按照合同签定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
④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而且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那么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顺序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部分进行偿还。
2、抵押财产被查封不影响抵押权的实现
在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时,如果已经履行了登记手续,抵押合同生效。即使抵押的财产因其他原因被人民法院查封或冻结,抵押权人依然可以实现自己的抵押债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5条规定,已经设定抵押的财产被采取查封、扣押或执行措施,不会影响抵押权的效力。
3、破产企业中被抵押的财产不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企业的财产如果已经设定了抵押,那么该抵押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抵押权人即债权银行对该财产具有优先受偿权。但是,在破产还债案件受理后至破产宣告前,抵押权人如果要求优先受偿,需要经过人民法院的准许。
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与法律措施。不良资产的处置周期通常为半年至一年,包括确定标的、尽职调查、谈判、报批、拍卖、签约付款和债权交接等步骤。金融机构在催收不良资产时,可以采取扣收款项、主张债权、强制执行财产等法律措施。不良资产清收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可
债权转让合同的主体资格限制。出让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受让人在买卖行为时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身份可能受到法律限制,如不得向外国人转让债权等。关联人员如国家公务员等不得购买不良资产债权,否则将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涉及到财务困难的公司。债务重组涉及多方关联方,包括可能介入的政府,其损益难以衡量。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债务重组协议的内容,包括偿还债务、利息计算、违约处理、逾期处理、权利保留、行为限制、担保责任和其他约定等条款。
银行资产剥离的定义和类型,包括政策性剥离和商业性剥离。政策性剥离涉及国有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资金清算,具有政府指令性划转国有资产性质;商业性剥离则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针对银行不良资产及体制原因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文章提出了处理方法,包括将贷款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