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对于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给予赔偿。如果实际损失难以计算,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赔偿。赔偿金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无法确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赔偿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下。
办案机关在处理侵犯著作权案件时,应积极寻找利用有利时机启动和解程序。被害人(著作权人)和加害人(侵权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在公诉案件处理的不同阶段表达和解意愿,包括侦查、起诉和审理阶段。办案机关应主动了解当事人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充分调动和把握有利于和解的各种因素,积极促成案件和解。鉴于经济赔偿是侵犯著作权犯罪刑事和解的核心内容,而著作权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著作权人经济损失的确定必须建立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基础上,因此该类案件的刑事和解不宜在侦查阶段进行,而应在起诉与审判阶段由检察机关或审判机关主持进行。对于自诉案件,刑事和解应由审判机关主持。
办案机关在进行和解时应注重调解技巧,以合作双赢为价值目标引导和解顺利进行。刑事和解不仅仅在于妥善解决纠纷,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双方当事人的合作,使加害人的行为成为著作权人权利的合法载体。这样不仅能使著作权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损失得到充分的赔偿,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涉案的著作权,创造价值。
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为著作权人提供了和谐解决著作权矛盾纠纷的便利通道。在一些侵犯著作权的刑事案件中,经案件当事人同意,可以由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出面主持和解或协助和解,调动相关积极因素,化解矛盾,促成和解。为了有效提高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的专业化程度,司法行政部门和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指导著作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工作的实施意见,赋予其充分的调解权力和自由,使其参与和解有法可依,增强其促成和解的权威性。
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的当事人或侵权事项通常与文化、版权、工商、新闻出版等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有一定的联系。办案机关宜适时邀请这些部门参与协助和解,帮助当事人消除对立情绪。这些部门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能为当事人达成和解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用支持。同时,这些部门更易于从社会效应的角度考虑著作权纠纷的处理结果,善于平衡对著作权人的实际保护与社会进步的现实需求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涉案作品的传播、推广,服务社会。
律师作为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在化解涉案矛盾、促成双方和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的调解和解中,应鼓励律师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其专业特长和职业优势,准确理性把握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权衡双方当事人的诉请在事实上的根据和法律上的依据,有针对性地指导当事人进行和解。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电台播放歌曲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表演者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现场表演直播和录音录像等权利,电台未经许可擅自播放歌曲侵犯了表演者的权利。同时,歌曲的版权分为词和曲两部分,使用歌曲需向词作者和曲作者支付版权费用。除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