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指在纠纷发生时,通过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调解组织可以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其他部门、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著作权侵权纠纷和合同纠纷都可以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无法强制执行。如果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不同意按照调解协议执行,那么调解协议就失去效力,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一定的仲裁程序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方式。著作权的仲裁由著作权仲裁机构进行,主要适用于解决著作权合同纠纷。在著作权合同中必须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才能进行仲裁。著作权仲裁机构所做出的仲裁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如果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著作权的诉讼是指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诉讼程序来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方式。诉讼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主要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在调解不成或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情况下,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如果执行仲裁申请的人民法院发现仲裁裁决违法,有权不予执行。当事人还可以就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保护著作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计算起始日为著作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电子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区别,并指出用户购买电子书只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分享电子书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等行为均属侵权范畴。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包括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以及例外情况。报社、杂志社可在法定范围内对投稿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和删节,而美术作品原件的修改权需征得原件所有人的同意。修改权的行使受到法定范围的限制,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专利侵权判断的步骤,特别是在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上。美国采用的三步分析法对于准确确定侵权行为具有借鉴意义。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步骤包括对原告作品的分析、对被控侵权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关注作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是否具有独创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人应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进行赔偿,同时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无法确定,法院将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