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探讨著名商标认定的意义

探讨著名商标认定的意义

时间:2024-03-2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725
国家法律规定注册商标可以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但是应当到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备案。那么,我国又是如何规定注册商标授权的内容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打官司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注册商标使用授权方式的分类

1. 独占使用许可授权

独占使用许可授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允许他人独占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授权方式。

2. 排他使用许可授权

排他使用许可授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允许他人排他性地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授权方式。

3. 普通授权

普通授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允许他人非排他性地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授权方式。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申请材料

申请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1.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备案申请表》一份(由许可方填写)。
  2. 经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共同签订的许可合同原件一份。
  3. 许可方如是公司,需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一份;如是个人,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 委托代理组织代理的需提交《商标代理委托书》一份(许可方填写)。

填表须知:

  1. 使用期限应当在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内,需要继续使用的可以在商标续展注册后,续签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2. 使用的商标必须是注册商标原样,不得改变。
  3. 使用商标的商品应在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范围之内。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情况下,许可他人使用该商标的一种法律关系。与商标转让不同,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并不改变商标所有人,而是许可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该商标。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当事人

注册商标使用许可涉及两个当事人,一是许可人(商标注册人),二是被许可人(商标的使用人)。如果将使用许可视为商标使用权的交易,许可人为供方,被许可人为购方。

商标使用许可中的权利义务

商标使用许可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商标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在实现商标功能、对社会公众的责任方面既有共同的部分,又有各自的法定义务。商标法规定了以下三项权利义务:

  1. 许可人应当监督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这是许可人的权利,也是一项重要的义务,即保证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许可人不能在其注册商标由他人使用后不承担责任,而是要依法承担商品质量方面的责任,防止被许可人的不当行为损害商业信誉和社会公众利益。
  2. 被许可人应当保证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这是商标使用者的法定义务,商标通过商品品质来树立信誉,被许可人对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质量应做出保证。
  3. 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人,必须在使用该注册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这是商标使用许可实践中的要求,旨在防止商标使用人提供与商标信誉不符的低质商品。标明被许可人和产地有助于消费者鉴别和选择,保持商标信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转让费用的计算方式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与国家标志、外国国家标志、政府间国际组织标志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带有民族歧视性、夸大宣传欺骗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商标禁用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得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

  • 商标使用许可策略的关键点

    商标使用许可策略的关键点,强调其目的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更是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声誉和加速企业发展来实现目标。在商标使用许可中,需要依法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严格监督产品质量。商标所有人可以利用商标信誉,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来增加市场份额,

  • 著名商标认定的意义
  • 著名商标申请需要多少钱
  • 商标未注册成功能加盟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