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保护 > 复制、摹仿或者翻译驰名商标的判定如何

复制、摹仿或者翻译驰名商标的判定如何

时间:2023-11-1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1813
当前社会,商标是属于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之一,是受法律保护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侵犯商标权的情形是非常多的,那么,复制、摹仿或者翻译驰名商标的判定如何?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复制、摹仿或者翻译驰名商标的判定标准

1. 复制

复制是指系争商标与他人驰名商标完全相同。

2. 摹仿

摹仿是指系争商标抄袭他人驰名商标,沿袭他人驰名商标的显著部分或者显著特征。

驰名商标的显著部分或者显著特征是指驰名商标赖以起主要识别作用的部分或者特征,包括特定的文字或者其组合方式及字体表现形式、特定图形构成方式及表现形式、特定的颜色组合等。

3. 翻译

翻译是指系争商标将他人驰名商标以不同的语言文字予以表达,且该语言文字已与他人驰名商标建立对应关系,并为相关公众广为知晓或者习惯使用。

4. 混淆、误导可能性的判定

混淆包括以下情形:

(1) 消费者对商品/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认为标识系争商标的商品/服务系由驰名商标所有人生产或者提供;

(2) 使消费者联想到标识系争商标的商品的生产者或者服务的提供者与驰名商标所有人存在某种联系,如投资关系、许可关系或者合作关系。

误导包括以下情形:

(1) 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系争商标与他人驰名商标具有相当程度的联系,而减弱驰名商标的显著性;

(2) 系争商标的注册使用可能贬损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

(3) 系争商标的注册使用可能不正当利用驰名商标的市场声誉。

混淆、误导的判定不以实际发生混淆、误导为要件,只须判定有无混淆、误导的可能性即可。

混淆、误导可能性的判定,应当综合考虑下列各项因素:

(1) 系争商标与他人驰名商标的近似程度;

(2) 他人驰名商标的独创性;

(3) 他人驰名商标的知名程度;

(4) 系争商标与他人驰名商标各自使用的商品/服务的关联程度;

(5) 其他可能导致混淆、误导的因素。

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审理标准

法律依据:《商标法》第十三条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商标法》第十四条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 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二) 该商标使用的持续时间;

(三) 该商标的任何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

(四) 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五) 该商标驰名的其他因素。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条依照商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在商标注册、商标评审过程中产生争议时,有关当事人认为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可以相应向商标局或者商标评审委员会请求认定驰名商标,驳回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商标注册申请或者撤销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商标注册。有关当事人提出申请时,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

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其商标是否构成驰名商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通过商标注册可获得对Logo的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商标法规定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多种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一旦发现盗用,可依法采取措施维护权益。

  • 商标驰名的证据

    驰名商标的认定因素和相关证据。其中包括相关公众对商标的知晓程度、商标使用持续时间、宣传工作的持续时间、程度和地理范围、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以及其他证据材料。根据《商标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当事人主张商标驰名时,应提供市场份额、销售区域、利税等相关

  • 离婚诉讼费用需要多少?
  • 注册商标转让流程及费用
  •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考虑哪些因素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