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注商标后高价出售是违法行为,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恶意抢注目的在于不法售卖,认定以售卖商标为目的的恶意滋扰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恶意抢注行为的非法成本。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形式主要有: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
《商标法》第三十二条
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恶意抢注目的在于不法售卖,认定以售卖商标为目的的恶意滋扰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恶意抢注行为的非法成本。将人的欲望装进法律的笼子,由于可能承担极为严重的不利法律后果,抢注人的抢注他人商标就没有了利益动机,必然导致恶意抢注情况的减少。恶意抢注商标的减少,行政机关的受理的商标注册申请、异议、无效申请均会大幅减少,商标行政诉讼也会随之减少。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行政处罚形式主要有: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不正当竞争的刑事法律责任。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情节严重因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承担的以刑罚为处罚形式的法律责任。其包括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者的刑事责任和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刑事责任。
1、应及早进行有关的商标注册。在商标被抢注后,及时寻求撤销或其他救济手段,然而这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及早进行商标注册是遏制恶意抢注行为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我们建议,企业在成立初期就先把商标注册好。
2、需要仔细研究、确定注册的商标类别。企业申请商标必须要明确哪些类别的商标需要注册,才能对品牌施以有针对性的、全面的保护。这个根据企业的文化和产品或服务来确定。
3、做好商标遭抢注的应对方案。必须要及时把握商标公告期的异议机会及采取早期的救济措施。作为企业应该寻求驰名商标反淡化保护。如果被人打为驰名商标,不管它是否注册,商标所有人都有禁止他人使用和注册的权利。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抢注商标的法律性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抢注商标是违法行为。商标注册需遵守不得损害他人在先权利及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商标等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职能和商标争议解决机制。驰名商标恶意注册没有时间限制。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