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用单位品牌侵权如何赔偿损失
时间:2024-04-20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些品牌名气比较大,于是有些公司也盗用了知名品牌的商标,将它们为自己所用。品牌在发现自己商标被侵权之后,肯定是会去追究盗用者的法律责任,那么,盗用单位品牌侵权如何赔偿损失?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盗用单位品牌侵权的赔偿方式
根据具体损失评估索赔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应根据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来确定。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如果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也难以确定,可以参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来合理确定赔偿数额。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且情节严重的情况,赔偿数额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如果权利人已经尽力举证,但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和资料主要由侵权人掌握,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侵权人提供相关的账簿和资料。如果侵权人不提供或者提供虚假的账簿和资料,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主张和提供的证据来判定赔偿数额。如果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以及注册商标许可使用费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三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商标侵权后的损失赔偿评估方法
1、法律经济学的观点
根据法律经济学的观点,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支付一定的交易费用。为了费用最小化,经济法律制度的安排应遵循这一原则。商标法作为经济法律的一部分,应该根据经济法律分析的逻辑来设计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该制度应该填补权利人因侵权而生的全部损失,使侵权人承担因侵权带来的全部外部性成本。
2、商标侵权的法律责任体系
虽然我国《商标法》第52条明确列举了商标侵权的五种情况,并规定了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标权保护的法律责任体系,但这三种法律责任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依靠国家的干预来保护商标权,虽然能够迅速产生效果,但在制止侵权的过程中也会带来新的外部性成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无法使侵权人内化这部分外部性成本,导致权利人承担了损失,而不是侵权人。此外,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追究与侵权行为的情节紧密相关,可能导致轻微的商标侵权行为逃脱法律制裁。相比之下,民事赔偿责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侵权带来的外部性问题,补救侵权的不良后果,并有效预防再次侵权的发生。民事赔偿责任体现了私法的方法,能够促使侵权人考虑自身活动引起的外部性成本,并将其纳入行为模式中。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不仅要求侵权人填补权利人的损失,还要求其承担制止侵权行为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如诉讼费、调查取证费、律师费等。因此,相比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它们的不足,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它能够极大地改变侵权人的收入成本函数,促使其放弃侵权并选择合作,从而将外部性成本内部化,减少浪费,推动社会财富的进步。因此,根据法律经济学的分析,设计一个合理的商标侵权的民事赔偿机制是制止商标侵权行为、保护权利人商标权的有效途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通过商标注册可获得对Logo的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商标法规定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多种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一旦发现盗用,可依法采取措施维护权益。
-
民事侵权如何赔偿
-
侵权责任如何赔偿
-
侵权造成的伤害如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