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解释 > 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

知识产权及其制度本质

时间:2024-07-1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2602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解释

知识产权及知识产权制度的本质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术话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很不一致,对知识产权概念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以下是一些专家学者对知识产权的定义:

1.《法律辞典》

法律辞典将知识产权定义为:“自然人或法人对自然人通过智力劳动所创造的符合法定条件的智力成果,依法确认并享有的权利”。

2.《大辞海:法学卷》

大辞海将知识产权定义为:“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经验、标识等依法享有其利益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民事权利”。

3.《辞海》

辞海将知识产权定义为:“公民或法人对其智力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享有的权利”。

4.《法学大辞典》

法学大辞典将知识产权定义为:“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

5.《中华法学大辞典:民法学卷》

中华法学大辞典将知识产权定义为:“法律赋予知识产品所有人对其智力创造成果所享有的某种专有权利”。

6.《政治经济学大辞典》

政治经济学大辞典将知识产权定义为:“行为主体以智力劳动的方法在科学、技术、文艺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的专有权”。

7.《大百科全书》

大百科全书将知识产权定义为:“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或者说是以特定智力创造成果为客体的排他权、对世权”。

8.《兰州市专利工作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究》

兰州市专利工作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究将知识产权定义为:“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单位或个人对智力劳动成果和其他商业成就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支配的权利,它包括工业产权与著作权”。

其他专家学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其中一份文献在对知识产权的各种不同定义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后,给出的定义为:“知识产权是对特定智力成果的支配权”,并明确其主体为“民事主体”,同时指出知识产权具有5个特征:

  1. 知识产权系由法律直接创设;
  2. 知识产权的内容是对智力成果的直接支配性;
  3. 知识产权依附于无形的智力成果;
  4. 在有的情形下,可以由多个主体同时对同一智力成果享有知识产权;
  5. 知识产权可以由多人同时行使。

另外一些教科书和学术专著并不给出定义,只介绍各类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版权等)的具体内容或范围。关于知识产权的各种国际性文件通常也回避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或本质的阐释,而只罗列知识产权涉及的内容或范围。例如,《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仅列出知识产权的8项内容;《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仅列出知识产权的8项权利;《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仅列出工业产权的9项内容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制度

    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制度,包括诉讼财产保全的定义、分类以及费用交纳标准等。诉讼保全分为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还有诉前行为保全制度。财产保全费用根据保全财产的金额或价额而定,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交纳标准也有所不同。此外,还提到了诉讼保全

  • 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规定

    夫妻共同财产制的概念、意义、类型、历史演变及特点。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采用共同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保护夫妻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利益。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等。处理共同财产时,夫妻应平等协商,如遇分割问题,法院将照顾子女和女方权

  • 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建立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有助于促进智力成果的广泛传播和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它是智力成果商品化的法律前提和保障,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和人才的

  • 诉讼财产保全制度

    诉讼财产保全制度,包括诉讼中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是在民事诉讼中为保证判决能实现而采取的临时性强制措施。诉前财产保全则是在紧急情况下,法院采取的措施以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此外,还介绍了诉前行为保全,即在知识产权法中,为维权而采取

  • 商标注册、管理和复审工作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违法行为
  • 聘请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黄金等假冒注册商标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