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 > 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4-11-3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2719
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有人问道,反垄断法有必要对知识产权滥用做出专门规定吗?人们更为关心的问题是,何谓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行为?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知识产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由于智力成果而享有的专有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和版权。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都致力于推动竞争和鼓励创新,但它们在推动竞争和鼓励创新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方式。

反垄断法的推动竞争方式

反垄断法通过反对限制竞争的行为来推动竞争。因为限制竞争会对现实和潜在的竞争造成损害,反垄断法的目标是防止和打击任何限制竞争的行为。

知识产权法的推动竞争方式

知识产权法通过保护专有权的方式,激励人们在知识经济领域进行创新活动。这意味着知识产权具有限制竞争的潜力,因此受到反垄断法的制约。一方面,知识产权所有人有权利通过其发明创造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甚至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反垄断法不允许知识产权所有人凭借其合法垄断地位严重妨碍、限制或者扭曲市场竞争。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冲突与补充

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冲突似乎不可避免。例如,专利技术转让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必然涉及到某种程度的垄断权。从专利权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可能会设置一些限制;但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这些限制可能是违法的。

然而,反垄断法与知识产权法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因为它们都致力于鼓励创新、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加社会福祉。反垄断法通过反对垄断和推动竞争来提高企业效率和消费者福利。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才会降低价格、改善质量和进行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法通过对创新和发明的激励机制来提高企业效率和消费者福利。例如,专利权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和发明活动;著作权可以激发人们生产知识产品;商标权有助于改善产品质量,激发同类产品之间的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

事实上,企业的创新和发明既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又是市场竞争的过程。自由竞争可以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最大的激励机制,使知识产权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因此,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冲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 专利权人3年内不使用专利权的后果是什么?

    后果是不能取得法定许可,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对专利的保护制度,但并不意味着权利可以滥用。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情况下实施了以下某种行为的,不

  • 哪些情形法院可以认定构成滥用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上存在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权利,也是与公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利。从权利的具体内容来分,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有些民事权利既有财产权性质,又有人身权性质,如知识产权、继承权等。

  • 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知识产权和反垄断法有着相同的目的,即推动竞争和鼓励创新。但是,它们推动竞争和鼓励创新的方式有不同:反垄断法是通过反对限制竞争来推动竞争,因为限制竞争会损害现实和潜在的竞争;知识产权法则是通过某种限制竞争的方式,即通过保护专有权,激励人们在知识经济领域

  • 知识产权修改内容
  • 电子商务监管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 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