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主要程序:
(1)权利人向海关总署提出备案申请:修订后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取消了强制备案的要求,但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主动保护职能,知识产权权利人可以将其知识产权向海关总署申请备案。
(2)进出境地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原则是禁止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进出口。海关扣留侵权嫌疑货物可以依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申请作出,也可以依职权调查处理。
(3)海关调查:在主动保护模式下,海关应当自扣留之日起 内对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是否侵犯知识产权进行调查、认定;不能认定的,应当立即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海关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发现涉嫌犯罪案件的,应当将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4)海关没收侵权货物:被扣留的侵权嫌疑货物,经海关调查后认定侵犯知识产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海关作出没收侵权货物决定的,应当将情况书面通知知识产权权利人。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对创造性的劳动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容侵犯。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独占性和时间性等法律特征。知识产权的作用包括保障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海关扣留货物之日起开始计算,在20个工作日内,如果海关收到人民法院就被扣留货物的财产保全裁定或者诉前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裁定协助执行通知书的,海关应当协助人民法院执行;未收到上述通知书的,海关就不再扣留有关货物,而将予以放行。
知识产权是企业开拓维护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2014年,中国海关查扣侵权嫌疑货物达2.4万批,涉及商品近9200万件。如何在边境环节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更为有效地阻止侵权商品进出口,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很多权利人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