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物运输损害赔偿纠纷铁路货物运输损害赔偿纠纷的索赔期限与诉讼时效均适用铁路运输规章180日的规定,但两者的性质不同,当事人选择按照铁路规章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赔偿事宜的,该180日不存在中止、中断、延长的问题;当事人选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该180日属特殊诉讼时效,不属于除斥期间,应当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承运人同托运人或收货人相互间要求赔偿或退补费用的时效期限为180日(要求铁路支付运到期限违约金为60日)。
托运人或收货人向承运人要求赔偿或退还运输费用的时效期限,由下列日期起算:
一、货物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为车站交给货运记录的次日;
二、货物全部灭失未编有货运记录,为运到期限满期的第16日,但鲜活货物为运到期限满期的次日;
三、要求支付货物运到期限违约金,为交付货物的次日;
四、多收运输费用,为核收该项费用的次日。
承运人向托运人或收货人要求赔偿或补收运输费用的时效期限,由发生该项损失或少收运输费用的次日起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铁路运输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
十五、索赔时效
对承运中的货物、包裹、行李发生损失或者逾期,向铁路运输企业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适用铁路运输规章180日的规定。自铁路运输企业交付的次日起计算;货物、包裹、行李全部灭失的,自运到期限届满后第30日的次日起计算。但对在此期间内或者运到期限内已经确认灭失的,自铁路运输企业交给货运记录的次日起计算。
对旅客伤亡,向铁路企业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项1年的规定。自到达旅行目的地的次日或者旅行中止的次日起计算。
对路外伤亡,向铁路运输企业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适用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项1年的规定,自受害人受到伤害的次日起计算。
《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承运人同托运人或收货人相互间要求赔偿或退补费用的时效期限为180日(要求铁路支付运到期限违约金为60日)。”
公路运输损害赔偿的条件及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法律,当事人违反合同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汽车货物运输规则》执行,包括限额赔偿和实际损失赔偿。保价运输中,保价金额与实际损失的差额不能作为违背公平原则的判断标准。合同中的公平原
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的三种处理方式。包括先行全额赔付后代位追偿、交强险赔偿加事故定责比例赔偿和交强险赔偿加代位追偿。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承运人对货物的毁损和灭失的赔偿责任,以及在四种特定情况下承运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
物权受到侵害时的损害赔偿范围及法律规定。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以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为前提,赔偿内容为给付金钱或实物财产。在实际承担时,赔偿责任受多种因素影响。依据《物权法》相关规定,物权受到侵害时,需结合具体条文及个案来确定责任构成和赔偿范围,贯彻完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不可抗力、受害人的过错以及符合约定或法定免责条件等。在特定情况下,行为人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介绍了不同情形下责任承担的具体规定,提醒人们要依法行事,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