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违规行为 > 网络暴力处罚法律依据有哪些

网络暴力处罚法律依据有哪些

时间:2022-01-01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94449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网络可以实现很多功能的,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进行信息的传播,网络也有暴力行为的,网络暴力的危害也非常大,那么网络暴力处罚法律依据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网络暴力处罚法律依据

网络暴力的处罚法律依据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以及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

二、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2.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3.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
  2.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 引发群体性事件。
  2.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
  3.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
  4.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5.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6.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
  7.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第五条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否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在概念、行为性质及处罚等方面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其情节未达刑事犯罪程度。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而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同时,治安管理处罚需遵循行为与处罚法定、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

  • 城管协管员的物品暂扣权利

    城管协管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违章商贩的物品进行暂扣处理的权利。规定明确了暂扣物品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包括制作暂扣清单、告知当事人等。同时,也规定了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以及罚款的缴纳和上缴国库的流程。

  • 卖淫嫖娼法律的处罚程度与相关因素

    卖淫嫖娼行为的法律处罚原则和相关因素。处罚原则强调必须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等相当,并明确了具体的处罚基准。对于卖淫嫖娼者,根据年龄和情节轻重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卖淫嫖娼的定义和确认方法,明确了其定义和认定行为的主要依据。

  • 行政处罚法定依据的审查

    行政处罚法定依据的审查工作。审查内容包括制定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等的主体、内容和程序合法性。审查时,需确定合法的参照物,对照行政机关的法律依据,确保合法性。案例分析涉及产品质量行政处罚案件,需注意审查法律依据的立法过程,避免部门利益影响法律制定,导致

  • 酒后寻衅滋事行为的概念
  • 派出所调解有哪些规定
  • 殴打他人的处罚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