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
炒房客被精准打击
对于二套房的认定标准,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某峰认为,其合理之处是不以户籍设置购房人门槛,在北京工作、有需求的外地购房人同样有购房机会。
与此同时,对于不能提供相关证明的,也就是非长期居住、工作的外地人购第一套房也执行二套房信贷政策,比较精准地打击了炒房客。这部分人虽然占购房人比例仅为5%,但他们占有较大比例的购房资金。
但是,新标准也可能存在“误伤”。比如说,夫妻两人在婚前各贷款买过一套房,婚后他们想卖掉这两套房、新买一套大的,这次买房会被认定为第三套。实际上,这只是他们成家后的第一套房。
当前调控重点仍在抑制需求上,既抑制了炒房客,也抑制了部分合理需求。若政策撤出,房价可能会报复性反弹。因此,下一阶段调控重点应放在增加供给上,特别是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和新房的供给。
【银行】
可能增加人力成本
银行房贷部门人士称,从《通知》来看,新政既认房又认贷,但以国内现有的房管信息系统联网情况看,这个政策的操作性较差。
因为一些城市,各区之间的房屋登记信息都无法相互查询,或者是一套房与二套房登记信息不在同一系统中等,在这样的信息联网基础上,银行核对借款人名下房产信息,需要很大的工作量,会增加银行的人力成本。
工商银行河南省分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工行系统只能查询个人征信系统,对于客户的房产状况和家庭状况,系统不能查询,如果总行出台的细则中要求对客户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则必须派专人到房管局或公安、民政部门查询,这必将大量增加人工成本。
银行业人士表示,面测、面谈的环节,可以在银行与客户“面签”贷款合同时进行。但对于“居访”,恐怕执行起来成本过高,操作性不强。
【成交量】
对于“有松有紧”的二套房认定标准会对楼市成交量有何影响,业内有不同观点。
一位开发商对记者表示,目前购房者存在观望情绪,其中重要原因是信贷政策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属于哪种贷款类型,因此不敢出手买房。政策细化了二套房的标准,在一定层面上打消了部分购房者的顾虑。“一部分具有刚性需求、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可能会出手买房,在一定程度上激活成交量。”
不过,一位从事房产个贷行业的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针对外地购房者的政策细化后,在执行层面会更严格,对激活成交量的作用不会十分明显,具体要看执行半个月后的市场效果。
国家新政对购买二套房的契税征收规定。非唯一住房需缴纳3%契税,出售自有住房并再购房不再享受个税减免,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征收机关将查询纳税人契税纳税记录,普通住房优惠政策有一定限制。
不同城市的购房政策差异。首套房贷款政策优惠适用于已结清贷款并想改善居住条件的家庭。非一线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原则上为25%,可下浮至最低20%,而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一线城市购买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更高,一般不低于50%。摘要为简要概括文章内容的简
南宁二套房的贷款政策,包括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和组合贷款的相关政策。对于已经使用并结清公积金贷款的缴存职工家庭可以再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为30%。商业贷款和组合贷款对于拥有一套住房且未结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居民家庭,最低首
政府对“二套房认定标准”的规范及其意义,通过国十条的落实向房地产市场发出明确信号。政府区分住房购买的投资与消费,旨在改变住房市场成为赚钱工具的观念,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这种区分对房地产市场及国家经济长远影响重大。